10郑和远航第1课时总第个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搜集到的资料和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能粗略感知郑和这个人物和了解远航的意义,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教学难点:凭借搜集到的资料和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能粗略感知郑和这个人物和了解远航的意义,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师生搜集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在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参家,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而在中国的明朝也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麦哲伦早了114年呢!他的名字说叫郑和。(板书课题)2、你对郑和知道多少?来说说看。3、一提起郑和,人们就会想起他七次下西洋的丰功伟绩。郑和下西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航程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郑和远航》。二、理清课文脉络,学习生字新词。1、过渡:通过预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找课文哪几小节告诉我们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课文的第6~7自然段又写了什么?(郑和下西洋的次数和意义)过渡:作者对于郑和远航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由衷地发出了赞叹之情。那么作者为什么会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呢?相信大家学习过课文以后,也一定会有这样的感想的。2、生字新词分类理解,文章脉络一目了然。(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2)出示新词语:派遣(qiǎn)魁(ku)梧(wu)健步浩浩荡荡赠送丝绸瓷(cí)器名扬海外镇定自若化险为夷严阵以待A.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B.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理解的词语。C.观察这三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老师要把它们分为这样的三类呢?引导学生为这三组词语加小标题。(扬帆远航友好往来战胜凶险)(3)依据这三个小标题给文章中郑和第一次远航的部分分层次,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三、初读课文1、出示学习要求:认真自由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再次认真练读,除了要读通读顺外,最好还能加入自己的感情。指名学生朗读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读。3、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做出评价。四、指导书写1、撕:左中右结构的字,结构要紧凑。2、“拳”上半部分两横,不是三横。五、总结归纳郑和远航历史意义重大,有专家说:“郑和远航是有史以来最文明的人类交往”,下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细细品读课文,深入探究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六、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朗读课文。2、自由选择作业,可以写写你认识的郑和,可以写写你想对他说的话,也可以再去多搜集一些有关航海方面的资料。10郑和远航第2课时总第个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3、能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教学重点:了解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教学难点: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郑和下西洋的艰难和重大意义。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600年前的今天,一位伟大的航海家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庞大的船队即将远航,这位航海家的名字叫——“郑和”。600年前的今天,一项令世人瞩目的壮举即将诞生,它被称为——“郑和远航”(齐读)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郑和,去了解郑和远航这段振奋人心的历史。二、感受航海之最:1、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年前的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奇迹。书上有一句话给郑和远航以高度的评价,你能找到吗?2、出示“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1)齐读。这句话中的“顶峰”是什么意思?(最高峰、无人能及)(2)为什么说郑和远航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3)那么三者表现在何处呢?3、请大家默读全文,思考上述问题,再在小组里交流。4、全班交流。(1)规模最大:①学习第二节,指名读,你从哪里感受到规模大?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二小节,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