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化学科考试要求微探由于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学习方式和评价要求发生了改变,这必将导致考试要求发生改变,从而决定着新课标高考化学科考试要求的改变。下面结合《新课标考试大纲》《新课标考试说明》和新课标高考试题论述新课标高考化学科考试要求的特点与变化。1、紧扣课程标准的要求(1)从考试范围、内容来看,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超越课程标准。这样做不仅能够达到高考的要求,而且将很好的缓解教学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从考试目标看,《新课标考试大纲》《新课标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紧扣《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和评价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三维课程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注重学习方式转变等,在考试评价上强调纸笔测试“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应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注意选择具有真实情景的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这些要求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强调全面检测学生化学科学素养、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潜能的考查等;高考试题“十强调化学分注意以常见的元素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实验、定量研究手段(化学计算)和化学符号系统的理解应用;注重化学概念原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几乎没有需要靠记忆掌握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考查的试题。”(3)落实《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性”和“选择性”要求。一方面,《新课标考试大纲》将《化学1》和《化学2》两个全体学生共同学习的、作为学科学习必备基础的必修模块作为必考要求,同时将促进、深化必修模块化学内容理解的《化学反应原理》这一选修模块也作为必考内容,这样的安排显然与《课程标准》提出的化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相吻合;另一方面,《新课标考试大纲》首次将高考化学课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并规定考生只要从三个选考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试题作答”,较好的体现“允许不同志趣和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的“选择性”要求。(4)对《课程标准》新增内容给予充分关注。为体现学科的时代性、发展性等特点,《课程标准》增加了一些过去《教学大纲》所没有的内容,如化学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方法、盖斯定律及反应热计算、化学平衡常数及其简单计算、难溶物的溶解平衡等。这些内容在《新课标考试大纲》和“高考试题”中都得到很好的体现,且严格遵循《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不会超纲。(5)强调思想性内容(对待物质世界应有的观点和价值取向)。《新课标考试大纲》较好的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重要理念,强调“(化学科命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将“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化工生成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等列为考试内容,同时关注“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高考试题也“较好地体现了STSE思想,进一步凸显了化学科学对于人类解决诸如能源、环境、工业、农业、国防、医药、卫生、交通、材料等重大问题的关键性作用……(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等。”2、强调对学习潜能考查的要求《新课标考试大纲》明确提出“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并从学习潜能(自主学习能力)的视角提出三个方面的能力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2)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有“学习潜能”的标志是什么?其核心的两个方面是:第一,能够提出独特的问题,并知道从哪儿去寻求答案;第二,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进行创新。.新课标高考试题主要通过下列几个方面来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