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讲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命题时空定位考试要求:(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①秦统一六国(b);②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③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b);④秦始皇的功过(c)。(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①“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c);②“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b);③“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c)。(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①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b);②统一台湾和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管理(b);③抗击沙俄侵略(b);④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c)。(4)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①孔子的生平(b);②孔子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思想与主张(c);③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c)。(5)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①亚里士多德生平事迹(b);②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c)。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秦统一六国——(b)(1)条件:①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为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②战国时代久经战乱的人民都渴望统一;③秦国广泛吸纳贤士;④秦王审时度势,战略策略正确。(2)过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2.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1)创立皇帝制,自称“始皇帝”。(2)在中央建立起直属于皇帝的中央官僚体系——三公九卿。(3)在全国推行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易错提醒郡县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秦将其推广到全国,其实质上是对分封制的否定,更有利于维护统一局面。3.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b)(1)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统一的字体,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2)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3)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促进交通发展,巩固统一。(4)军事上: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中国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微点拨1通行全国的“圆形方孔”钱,蕴含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凸显了“皇权至上”和“国家统一”理念。2文化上采取的举措,其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反过来其又巩固了统一局面,影响深远。4.秦始皇的功过——(c)(1)功: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2)过:秦始皇暴政导致秦很快灭亡。①“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②无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征收大量赋税。③制定严酷的刑法,实施暴政导致秦速亡。二、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c)(1)历史:统一全国,吸取隋亡教训。(2)制度:完善三省六部制,提高效率,强化君权。(3)用人:选贤任能,虚心纳谏。(4)经济: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5)以民为本,慎用刑罚:制定《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6)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2.“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b)(1)政治清明、社会稳定。(2)经济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3)民族团结,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4)对外政策开明开放,与亚洲、非洲地区的友好往来加强。3.“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c)唐太宗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微点拨“贞观之治”调整了统治政策,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并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治世”的繁荣是建立在剥削和奴役广大劳动人民基础之上的。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b)(1)平定三藩之乱:扫除了西南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的统一趋势。(2)平定噶尔丹叛乱:三次亲征,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取得平叛的胜利,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统一国家的广大疆域。微点拨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唐太宗以平等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