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考试要求:(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b);②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b);③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c)。(2)走向世界大战:①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c);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c);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d)。(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与标志(b);②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b);③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b)。(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c);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意义(c)。(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c)。(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①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其影响(c);②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及其主要内容(c);③德国、日本法西斯的投降(b)。(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①德、日法西斯犯下的主要暴行(b);②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b);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c);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c)。(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与大战的爆发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b)1.社会根源(1)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2)市场供需矛盾:一方面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美国国内贫富差距过大,社会购买力弱。(3)投机狂热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主要影响(1)经济: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使经济萧条;社会资源极大浪费。(2)政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①从局部看: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出现了群众运动;法西斯乘机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②从整体看: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加深了它们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二)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b)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原因①历史原因:具有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化了德意志的民族复仇情绪。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国内矛盾尖锐,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德国极右翼势力趁机抬头。③直接原因: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煽动民族主义情绪。(2)经过①1932年,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党。②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政府总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③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④1936年,德国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原因:国内市场狭小,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经济基础薄弱;日本法西斯乘机而起,影响最大的是军部。(2)经过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②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③1937年,近卫文麿上台组阁,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三)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c)德国日本相同点(1)历史传统—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2)都受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限制(3)直接原因—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不同点上台方式通过议会选举的合法途径军部法西斯化发展过程先上台再扩张先扩张再上台二、走向世界大战(一)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c)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1.主要表现(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联纵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2)在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问题上,国联虽对意大利进行了某些制裁,但英法却听任意大利舰船通过苏伊士运河,向埃塞俄比亚运送部队和物资。(3)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1936年西班牙内战,英法实行“不干涉”政策,美国实行“中立”政策。(4)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