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线索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线索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诞生;经历了甲午中日战争后、一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发展陷入绝境。第27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地区。②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2)表现①洋纱、洋布涌入,“纺”与“织”分离、“耕”与“织”分离。②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问题思索】(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但就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2)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双重影响①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激化了社会矛盾,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②自然经济的破坏,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2.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陷入的窘境。(2)兴起: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3)活动①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②创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③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三支海军。④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了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失败: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5)影响①引进了西方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的发展。②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③对本国的瓦解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教材补遗】留美幼童——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留美幼童指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为中国的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背景①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②外商企业的丰厚利润,起到了刺激作用。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起到了诱导作用。(2)表现人物地点企业方举赞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源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3)影响:在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过程中,产生了生产方式。【构图解史】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考点一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多维视角认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1)含义: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2)原因①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③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航运、铁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经济的联系,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④自然经济自身的局限性是其解体的内部根源。(3)特点解体的动力主要是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解体的速度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解体的结果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4)影响①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的前提条件。②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从根本上冲击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制度。③为西方列强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创造了条件,使中国逐渐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史论结合】史料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与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解读史料反映了西方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