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一、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背景(1)政治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2)劳动力: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3)资本: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4)技术: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5)市场: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市场广阔。【教材补遗】圈地运动英国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土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大批农民被迫出卖土地,或远走他乡,或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莫尔在《乌托邦》中指责这是“羊吃人”。2.过程(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2)主要发明: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3)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的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3.影响生产力人类进入“”,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生产组织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生活方式工业城市形成,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进程明显加快阶级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两大对立的阶级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意识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马克思主义诞生,独立的工人运动兴起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4.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条件①市场: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和原料产地。②交通:和轮船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2)表现①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②英国成为和世界贸易中心。(3)影响①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攫取利益。②亚、非、拉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③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误区警示】工业革命前后殖民扩张的不同工业革命前,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掠夺金银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的主要目的是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拓展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以及资本输出的场所。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理论基础:取得重大突破。(4)市场条件: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误区警示】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美、德、英、法等几个国家同时进行的,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并且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因此出现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情况。2.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德国人研制发电机成功;电灯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为动力,研制成功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3)通信事业的发展:电话、电报等新的通信手段的发明,为远距离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4)化学工业的发展:科学家们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5)钢铁工业的进步:制造业和建筑业中钢材被大量使用。【史论拓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2)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3)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4)在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进行,例如:德国和日本。3.影响(1)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人类进入“”。(2)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3)生产结构: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4)生产组织: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特征。(5)世界市场: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日益明显。(6)世界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最终建立起来。【误区警示】误以为垄断组织的出现会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自我调整的能力。垄断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世界市场的发展(1)原因①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②交通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