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3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新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理解: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关系基本观点的理解能力。(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讨论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让学生掌握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的观点,学会辩证思维、全面看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正统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本课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教学方法】讲述、问题引导、课堂讨论探究、多媒体【教具准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又是中国人的抗争史、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进行探索的?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革命派(民主共和)用心爱心专心他们学习的内容丛技术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是都以失败而告终,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暴露无遗。面对这种情况,资产阶级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又是如何挽救民族危亡的?他们又将学习西方的什么?大家都已经预习了,对,是思想。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学习西方思想的。本课同学们所要掌握的内容就是两大部分。一是新文化运动,二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进新课:(板书)一、新文化运动(1915-1917)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你的看法呢?(提示:结合以下材料,分别从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谈一谈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多媒体展示资料)根据图片及资料逐一总结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的情况。(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政治: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②列强侵略,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2)思想文化:①辛亥革命使民主、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传播②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3)经济:一战期间,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根本原因)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资产阶级的壮大,需要更多的政治经济权利,宣扬民主平等思想。相反,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违背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于是知识分子直接兴起了新文化运动。所以运动的根本原因是……,直接原因是……,它是资产阶级政治要求在思想上的反映。(方法点拨: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那么,我们再来思考开始的问题: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你的看法呢?(多媒体展示答案)不是。新文化运动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政治、思想文化、经济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说明: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为一定的思想文化奠定了基础。(板书)(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视频: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学生结合视频看书总结)(多媒体展示)①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多媒体展示资料)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多媒体展示资料)用心爱心专心③指导思想: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④宣传阵地:《新青年》⑤活动基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