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两极格局下的世界(一)【历史线索归纳】一、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线索①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实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重新确定战后欧亚政治地图;建立联合国等。②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企图遏制苏联。③美国对苏联的冷战: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约组织的建立;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④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⑤两大阵营的分化: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欧共体和日本的竞争,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的局面开始形成。60年代,中苏合作关系结束,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⑥美苏争霸: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美苏争霸中,既有缓和又有剑拔弩张的紧张时刻,但战略优势在美方。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苏攻美守。80年代以后,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二、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局势的演变战后初期——经济恢复阶段①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英法力量严重削弱;德意日法西斯成为战败国。②50年代初,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凭借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经济恢复。50年代~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①西德、日本快速发展,美国经济稳定发展。②70年代以后,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同美国展开竞争,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困难①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②70年代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滞涨”阶段。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瓦解①苏联的强大:二战后,苏联的军事力量增强,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②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在苏联的帮助下,大战后期和战后初期,东欧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③亚洲的人民民主国家:亚洲的蒙古和朝鲜、越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也走上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道路。④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和欧亚的各人民民主国家先后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在各个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形成地跨欧亚的社会主义阵营。用心爱心专心⑤社会主义阵营破裂:1948年,南斯拉夫被开除出共产党中央情报局。50年代后期,苏联企图控制中国,中苏关系逐渐恶化。60年代初,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⑥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苏共二十大后,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但多有失误。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四、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线索①战后初期亚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印度尼西亚的独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独立;以色列的建立。②战后初期北非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苏丹、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独立;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斗争;阿尔及利亚的民族解放战争(“民族解放阵线”和埃维昂协议)。③亚非会议的召开。亚洲经济的发展。④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运动高潮:32个国家取得独立。(1960年非洲独立年)⑤50年代末,古巴革命。⑥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⑦70年代,巴拿马与美国签订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约。⑧70年代,葡属非洲殖民地独立。(莫桑比克、安哥拉)⑨80年代到90年代初,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崩溃。⑩亚洲经济的发展第一节战后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1、形成背景:(战后初期的国形势)(1)西欧各国普遍衰弱,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2)美国(头号强国)军事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了原子弹,500多个军事基地;政治上:是二战中抗击德国的主要力量,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操纵联合国;经济上:最雄厚的工业基础,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圆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即布雷敦森林体系)。——世界经济霸主;(3)苏联(唯一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军事上:总兵力接近美国,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在欧亚许多地区都有驻军;战争中拓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西欧的衰落,美苏战时军事实力的均势,奠定了两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