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电磁感应楞次定律教案物理3-2选修教材(必考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条件2.应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及感应电动势的方向3.判断线圈或导体在磁场中的相对运动问题本讲重点:楞次定律的应用本讲难点:楞次定律的应用考点点拨:1.磁铁相对线圈运动时楞次定律的应用2.线圈在通电导线的磁场中时楞次定律的应用3.线圈进出磁场时楞次定律的应用4.楞次定律的综合应用5.电磁感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第一课时一、考点扫描(一)知识整合1、磁通量(1)磁通量:设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平面,与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的磁通量。计算磁通量的公式是。(2)磁通量的意义可以用磁感线形象地说明:磁通量所表示的,就是穿过磁场中的某个面的。(3)磁通密度:由Φ=BS得B=Φ/S,这表示磁感应强度等于,因此常把磁感应强度叫做磁通密度。根据磁感线的意义,知道可以形象地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2、电磁感应现象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电路中产生,这种利用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3、感应电流的方向(1)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楞次定律的内容,从磁通量变化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从导体和磁体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感应电流总要。因此,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实质上是能的转化和转移的过程。(3)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①明确所研究的闭合回路中原磁场的方向;②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如何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小);③由楞次定律判定出;④根据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由判定出感应电流方向。(4)右手定则:伸开右手,让拇指跟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面内,让磁感线垂直,拇指指向,则其余四指指的就是。(二)重难点阐释1.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条件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条件是: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这里不要求闭合。无论电路闭合与否,只要磁通量变化了,就一定有感应电动势产生。这好比一个电源:不论外电路是否闭合,电动势总是存在的。但只有当外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1会有电流。2.对楞次定律中“阻碍”意义的理解:(1)阻碍原磁场的变化。“阻碍”不是阻止,而是“延缓”,感应电流的磁场不会阻止原磁场的变化,只能使原磁场的变化被延缓或者说被迟滞了,原磁场的变化趋势不会改变,不会发生逆转.(2)阻碍的是原磁场的变化,而不是原磁场本身,如果原磁场不变化,即使它再强,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3)阻碍不是相反.当原磁通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同向,以阻碍其减小;当磁体远离导体运动时,导体运动将和磁体运动同向,以阻碍其相对运动.(4)由于“阻碍”,为了维持原磁场的变化,必须有外力克服这一“阻碍”而做功,从而导致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因此楞次定律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中的体现.3.楞次定律的具体应用(1)从“阻碍磁通量变化”的角度来看,由磁通量计算式Φ=BSsinα可知,磁通量变化ΔΦ=Φ2-Φ1有多种形式,主要有:①S、α不变,B改变,这时ΔΦ=ΔBSsinα②B、α不变,S改变,这时ΔΦ=ΔSBsinα③B、S不变,α改变,这时ΔΦ=BS(sinα2-sinα1)当B、S、α中有两个或三个一起变化时,就要分别计算Φ1、Φ2,再求Φ2-Φ1了。(2)从“阻碍相对运动”的角度来看,楞次定律的这个结论可以用能量守恒来解释:既然有感应电流产生,就有其它能转化为电能。又由于是由相对运动引起的,所以只能是机械能减少转化为电能,表现出的现象就是“阻碍”相对运动。(3)从“阻碍自身电流变化”的角度来看,就是自感现象。在应用楞次定律时一定要注意:“阻碍”不等于“反向”;“阻碍”不是“阻止”。二、高考要点精析(一)磁铁相对线圈运动时楞次定律的应用☆考点点拨磁铁相对线圈运动时,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由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可以按步骤用“程序法”判定,也可用结论法“来拒去留”直接判断。【例1】如图所示,闭合导体环固定,条形磁铁S极向下以初速度v0沿过导体环圆心的竖直线下落的过程中,导体环中的感应电流方向如何?解: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