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第五讲平面向量(1)一、基础知识:1.向量的运算:加法:设则减法:设则实数与向量的积:向量与的关系;设则向量的数量积:是与的夹角);设则2.向量的关系:①不等关系:(注意等号的条件)②设则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是同一平面内的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使。相关结论:如果是同一平面内的不共线向量,且,则点O、A、B、C在同一平面内,A、B、C共线的充要条件是:4.常用公式:中,M为BC边的中点,G为重心,则二、综合应用:例1:求证: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用心爱心专心FHMDCBA例2:设外心为O,取点M,使,求证M是的垂心,且此三角形的外心、垂心、重心在一条直线上。例3:在三角形ABC中,点M分所成的比为2,点N分所成的比为,设线段CM和BN交于点P,直线AP和BC的交点为Q,且,用表示例4:已知O为内一点,,设且,试用表示。例5:(1)已知三个顶点A、B、C及平面内一点P,若,则点P在()A内部B外部C在直线AB上D在直线AC上(2)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满足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ABC的()A.外心B.内心C.重心D.垂心(3)在四边形ABCD中,设,,,,若,则该四边形一定是()A矩形B正方形C菱形D等腰梯形三、强化训练:1.已知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O在直线外,,,,且存在实数,使成立,求点C分所成的比及的值。2.若P分有向线段所成的比为,则有。3.已知,当为何值时:(1)与平行?平行时是否同向?(2)与垂直?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设以为基底表示5.设O为内一点,且满足,求6.中,M是AB的中点,E是CM的中点,延长AE交BC于F,作MH∥AF,求证:BH=HF=FC。用心爱心专心60yxoABCO7.如图,在平面斜坐标系,平面上任一点P关于斜坐标系的斜坐标是这样定义的:若,其中分别为与x轴y轴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则p点斜坐标为.若p点斜坐标为(2,-2),求p到O的距离|PO|;8.已知向量的对应关系用表示。(1)证明:对任意向量及常数,恒有成立;(2)设,求向量的坐标。(3)求使为常数)的向量的坐标。参考答案:例1:略例2:三点共线。说明:外心为O,取点M,使成立的充要条件是M为的垂心例3:例4: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设例5:(1)D(2)B(3)A强化练习:1.用心爱心专心2.略3.(1)反向(2)4.5.36.7.(2)(3)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