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福建省三明市2012年秋七年级生物上册《24单细胞生物》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2,概述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3,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能力目标:通过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信息的概括总结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对单细胞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的思想以及对环境的关注意识。教学重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教学难点;认同细胞构成生物体的观点。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生物圈中,你见到的最小生物是什么?还有比我们知道的最小动物更小的生物吗?如果有的话,它们又在哪儿?它们又是怎样生活的?讲授新课:一、想一想,议一议眼虫是一个细胞,它为什么能独立生活?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大肠杆菌、酵母菌、衣藻、变形虫----二、以草履虫为例来具体探究一下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以及它们是怎样生活的。草履虫会不停地在水中游来游去,当身体前端遇到障碍物时,会采用后退的方式,改变方向后,再试探着前进,直到避开阻碍物。学生活动:看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认真阅读文字部分,思考:1、草履虫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是怎样运动的?2、草履虫吃什么食物?怎么样消化食物?3、草履虫是怎么样呼吸的?4、草履虫靠什么排泄体内的废物?我们可以看出,草履虫虽然仅是一个细胞组成,却可以象多细胞动物那样具有吸、排泄、取食、运动等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这显示:草履虫这一个细胞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生物体存在的。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让我们来关注这些小小的生物是怎么样影响我们的生活的。1有益方面: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000个细菌。单细胞生物是浮游生物的组成部分,是鱼的天然饵料2有害方面: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是人体内的寄生虫,危害人的健康。海水中的某些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可造成赤潮,危害渔业。单细胞生物既有对人类有益的方面,也有对人类有害的方面,因此应该了解单细胞生物的知识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四、探究实验:草履虫对刺激的的反应。五、布置作业:练习册板书:第四节单细胞生物一、草履虫的结构与功能1、运动——纤毛2、呼吸——表膜3、取食和消化——口沟、食物泡4、排泄——收集管、伸缩泡、胞肛二、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有益方面:净化污水,作鱼的饵料。2、有害方面:引发疾病,形成赤潮。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