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与降水》课题课型新授课课型学习目标子目标&实施目标T方法&策略改进&反思一、降水1.知道降水的形成条件2.知道降水的类型、3.降水量的观测方法4.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3.培养学生阅读图能力和地理归纳能力(2)′(3′)(6′)(2′)(12′)(15′新课引入:出示对比明显的景观图片,并完成前测。[K2]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生活体验,指导完成教材P77活动1。完成中测1[K3]课件演示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形成示意图。[K4~6]【活动三】1、小组讨论:三种降水发生的条件2、小组探究:家乡的降水主要属于哪种类型完成中测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77阅读内容“降水量的测量”完成中测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77图4——14“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和P78阅读材料“雨极二、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1.能运用气温和降水资料,绘制出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能依据图示说出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2.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分析能力课堂小结)(2′)话雨”[K7~8]【活动三】1.小组讨论完成教材P78活动中的相关问题2.小组合作完成中测43.小组板卡呈现、发言多媒体演示绘制方法[K9~13]【活动四】1.绘图,完成教材P79活动22.析图,完成教材P78-79活动1利用知识树总结本2堂课学习内容。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