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数学 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阶段综合提升 第2课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教师用书)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2-3-新人教A版高二选修2-3数学教案VIP免费

高中数学 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阶段综合提升 第2课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教师用书)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2-3-新人教A版高二选修2-3数学教案_第1页
1/6
高中数学 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阶段综合提升 第2课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教师用书)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2-3-新人教A版高二选修2-3数学教案_第2页
2/6
高中数学 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阶段综合提升 第2课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教师用书)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2-3-新人教A版高二选修2-3数学教案_第3页
3/6
第2课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巩固层·知识整合][提升层·题型探究]条件概率与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例1】小王某天乘火车从重庆到上海去办事,若当天从重庆到上海的三列火车正点到达的概率分别为0.8,0.7,0.9,假设这三列火车之间是否正点到达互不影响.求:(1)这三列火车恰好有两列正点到达的概率;(2)这三列火车至少有一列正点到达的概率.[思路点拨](1)这三列火车之间是否正点到达互不影响,因此本题是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问题,注意两列正点到达所包含的情况.(2)这三列火车至少有一列正点到达的对立事件是三列火车都没正点到达,这种情况比正面列举简单些,因此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解.[解]用A,B,C分别表示这三列火车正点到达的事件,则P(A)=0.8,P(B)=0.7,P(C)=0.9,所以P(A)=0.2,P(B)=0.3,P(C)=0.1.(1)由题意得A,B,C之间互相独立,所以恰好有两列正点到达的概率为P1=P(ABC)+P(ABC)+P(ABC)=P(A)P(B)P(C)+P(A)P()P(C)+P(A)P(B)P()=0.2×0.7×0.9+0.8×0.3×0.9+0.8×0.7×0.1=0.398.(2)三列火车至少有一列正点到达的概率为P2=1-P(ABC)=1-P(A)P(B)P(C)=1-0.2×0.3×0.1=0.994.1.(改变问法)本例条件下,求恰有一列火车正点到达的概率.[解]恰有一列火车正点到达的概率P3=P(ABC)+P(ABC)+P(ABC)=P(A)P(B)P(C)+P(A)P(B)P(C)+P(A)P(B)P(C)=0.8×0.3×0.1+0.2×0.7×0.1+0.2×0.3×0.9=0.092.2.(变换条件,改变问法)若一列火车正点到达计5分,用ξ表示三列火车的总得分,求P(ξ≤10).[解]事件“ξ≤10”表示“至多两列火车正点到达”,其对立事件为“三列火车都正点到达”,所以P(ξ≤10)=1-P(ABC)=1-P(A)P(B)P(C)=1-0.8×0.7×0.9=0.496.1.条件概率的求法(1)利用定义,分别求出P(A)和P(AB),解得.(2)借助古典概型公式,先求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A),再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求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AB),得P(B|A)=.2.求解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若事件A与B相互独立,则事件与B,A与,与分别相互独立,且有P(B)=P()P(B),P(A)=P(A)P(),P()=P()P().(2)若事件A1,A2,…,An相互独立,则有P(A1A2…An)=P(A1)P(A2)…P(An).[跟进训练]1.有20件产品,其中5件是次品,其余都是合格品,现不放回地从中依次抽取2件,求:(1)第一次抽到次品的概率;(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到次品的概率;(3)在第一次抽到次品的条件下,第二次抽到次品的概率.[解]记第一次抽到次品为事件A,第二次抽到次品为事件B.(1)第一次抽到次品的概率为P(A)==.(2)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抽到次品的概率为P(AB)=P(A)·P(B)=.(3)在第一次抽到次品的条件下,第二次抽到次品的概率为P(B|A)=÷=.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例2】甲、乙两队参加世博会知识竞赛,每队3人,每人回答一个问题,答对者为本队赢得一分,答错得零分.假设甲队中每人答对的概率均为,乙队中3人答对的概率分别为,,,且各人答对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用ξ表示甲队的总得分.(1)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2)设C表示事件“甲队得2分,乙队得1分”,求P(C).[思路点拨](1)由于甲队中每人答对的概率均为,因此每人回答一个问题可以看成3次独立重复试验,可用二项分布求分布列;(2)用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求概率.[解](1)由题意知,ξ的可能取值为0,1,2,3,P(ξ=0)=C×=,P(ξ=1)=C××=,P(ξ=2)=C××=,P(ξ=3)=C×=,故ξ的分布列为ξ0123P(2)甲队得2分,乙队得1分,两事件相互独立,由(1)得,甲队得2分的概率P(ξ=2)=,乙队得1分的概率P=××+××+××=.根据独立事件概率公式得,“甲队得2分,乙队得1分”的概率P(C)=×=.1.判断一个随机变量是否服从二项分布的关键(1)对立性,即一次试验中,事件发生与否二者必居其一.(2)重复性,即试验独立重复地进行了n次.(3)随机变量是事件发生的次数.2.二项分布实际应用问题的解题思路(1)根据题意设出随机变量.(2)分析出随机变量服从二项分布.(3)找到参数n(试验的次数)和p(事件发生的概率).(4)写出二项分布的分布列.[跟进训练]2.甲、乙两选手比赛,每局比赛甲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数学 第2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阶段综合提升 第2课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教师用书)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2-3-新人教A版高二选修2-3数学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绿洲书城+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