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九年级物理《11.5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9)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教学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教学难点】密度与物质鉴别。【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多媒体、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新课视频:选种师: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根据课本的阅读情况,讲讲自己的理解。(二)新课教学:一、密度与温度视频:龙卷风(1)、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实验一: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发现什么现生:观察实验象?实验二:按课本图,做一个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结论:由于ρ=m/v,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1、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2、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2)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介绍水的特点。二、密度与物质鉴别提问:(1)怎样能知道这块“运动会的金牌”是不是纯金的?例题1:“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请2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师:与上题的道理相同,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优劣,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生:思考并独立解题。例题2:有一大型油罐,里面注满了石油,外侧标有“易燃品——严禁烟火——50m³”等字样。你能否想出一个简单的办法,很快知道这个油罐里所装石油的质量?例题3:铁的密度为ρ铁=7.9×103kg/m3,一个铁球的体积为11cm3,质量为79g,试通过计算说明铁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反馈练习师巡视检查完成反馈练习三、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探究活动程序师生共同完成四、课堂检测师巡视、讲评完成检测题见附件五、布置作业课后完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一、案例的“亮点”朴素无华的一节课。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对于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及学生已经具备的密度的有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密度与温度、与物质鉴别的关系,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结论,千万不要想当然的直接告诉学生结密度与社会生活1、密度与温度关系: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2、密度与物质鉴别3、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论,对本节例题的教学也应这样,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新知效果会更好。反馈练习1、空气因受热体积,密度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就会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2、人类很早就知道利用风力了,例如利用风力推动风车来取水、灌溉;利用风力来推动、;近代还利用风力来推动风车带动来发电。3、冬天,河水表面结了冰,请标出水面下各水层水的温度。由于水的反常膨胀,在严寒的冬天,河面封冻了,较深的河底的水却保持的水温,鱼儿仍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动,不会被冻住。4、你能分析出为什么4℃的水沉在河底呢?[提示]密度小,上浮;密度大,下沉;5、夏天在安装空调时,应该把空调安装在房间的处(填“高”或“低”)。6、在我国北方严寒的冬季,自来水管道很容易破裂,请你简要分析其原因?7、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几种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这几种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A.质量;B.体积;C.温度;D.密度8、一块均匀的长方形铝箔,用天平和尺子能不能求出它的厚度?9、一块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