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九年级物理11-3密度教案人教新课标版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的不变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乐于探究日常现象中物理道理的科学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公式、物理意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实验探究活动【教学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多媒体课件,讲学案器材:体积10cm3铜和铝圆柱体各3个,天平及砝码一套,坐标纸每生一张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境导入,明确目标(一).前置诊断(二).问题导入由影响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三).展示目标提问:什么是质量?其单位有哪些?(复习检测,学生能及时进入学习状态)猜想: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物体质量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进一步追问: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一样吗?(以问题为纽带,开启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步入本节课的学习)本节课共同探究学习§11.3密度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思考回答据生活经验容易答出与体积有关生:物质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生: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由一名同学阅读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实验探究:请利用桌面上的仪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设计实验提供的器材有:体积10cm3的铝圆柱体和体积10cm3的铜圆柱体各3个,天平、砝码等。进行实验分析论证根据上面的猜想,你能否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1、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2、需要哪些测量工具?师:为了降低实验的难度,给你的圆柱体的体积都是10cm3,不要再进行测量。3、请说出你的实验方案。师:测铝圆柱体的质量可以吗?4、如何探究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是否相同?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5、请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通过五个递进式的问题化繁为简,降低了学生设计实验的难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师生共同配合完成演示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思考、讨论生:需测量质量和体积测量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用尺子。小组内讨论交流生:分别测量出1个、2个、3个铜圆柱体的质量。生:可以生:测量相同体积铜圆柱体和铝圆柱体的质量,进行比较。用了控制变量法。生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内生:体积增大几倍,质量得出结论(二).自主学习学生自学分组展示(三).精讲点拨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密度公式ρ=m/V3、密度的单位:kg/m3、g/cm34、密度的物理意义师:你们从数据中发现了什么?你的猜想对吗?你能在方格纸上以体积V为横坐标,质量m为纵坐标做出m-V图像吗?各小组试试这种方法,按照作图像的步骤,描点、连线。试一试,有什么发现?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具有关系。计算一下两种物质m与V的比值,你又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为了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物理学中引入密度这个物理量。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15—P16上面,完成讲学案上内容,时间8分钟。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出现的问题,为点拨做准备。小组代表展示自学内容,最大限度的暴露问题。问1、一桶水与一滴水比较,谁的质量大?密度呢?说明了什么?问2、由密度的公式ρ=m/V能否说明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问3、密度的单位有哪些?换算关系是怎样的?问4、分析一些物体的密度表,你有什么发现?问5、水的密度是多少?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水的密度在后面的学习中也增大几倍。生: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生在坐标纸上做出m-V图像。生:做出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说明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并养成边实验边记录数据的严谨的科学态度。)生: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实验结论学生自学完成讲学案题目(培养学生的自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生展示,小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