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条件语句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理解条件语句的概念,掌握其结构。(2)会应用条件语句编写程序。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认识到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方便简捷,促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条件语句在程序中起判断转折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决定作用。通过本小节内容的学习,有益于我们养成严谨的数学思维以及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二、重点与难点重点:条件语句的步骤、结构及功能。难点:会编写程序中的条件语句。四、教学设计(一)练习1.将两个数8,17ab交换,使17,8ab,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B)A.B.C.D.2.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B)1a3baabbabPRINTa,bA.1,3B.4,1C.0,0D.6,03.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B)A.4MB.MMC.3BAD.0xy4.阅读右边的程序,然后判断下列哪个是程序执行后的结果(D)A、5B、15C、11D、14【创设情境】试求自然数1+2+3+……+99+100的和。显然大家都能准确地口算出它的答案:5050。而能不能将这项计算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呢?而要编程,以我们前面所学的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还不能满足“我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基本算法语句中的另外两种: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板出课题)【探究新知】(一)条件语句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是由条件语句来表达的,是处理条件分支逻辑结构的算法语用心爱心专心1a=bb=ac=bb=aa=cb=aa=ba=cc=bb=ax=2y=3*x-1x=yPRINT3*x-1END句。它的一般格式是:(IF-THEN-ELSE格式)当计算机执行上述语句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的语句1,否则执行ELSE后的语句2。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只使用IF-THEN语句:(即IF-THEN格式)计算机执行这种形式的条件语句时,也是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的语句,如果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他语句。其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如上右图)条件语句的作用: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根据判断是否满足约定的条件而决定是否需要转换到何处去。需要计算机按条件进行分析、比较、判断,并按判断后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例题精析】〖例1〗:教材P25面例5〖例2〗:编写程序,输入一元二次方程20axbxc的系数,输出它的实数根。算法分析:我们知道,若判别式240bac,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2bxa、22bxa;若0,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22bxxa;若0,原方程没有实数根。也就是说,在求解方程之前,需要首先判断判别式的符号。因此,这个过程可以用算法中的条件结构来实现。用心爱心专心2IF条件THEN语句1ELSE语句2ENDIF满足条件?语句1语句2是否IF条件THEN语句ENDIF满足条件?语句是否又因为方程的两个根有相同的部分,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可以在计算1x和2x之前,先计算2bpa,2qa。程序框图:(参照课本17P)程序:(如右图所示)注:SQR()和ABS()是两个函数,分别用来求某个数的平方根和绝对值。即()xxSQR,(0)()-(0).xxxxxABS〖例3〗:编写程序,使得任意输入的3个整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输出。算法分析:用a,b,c表示输入的3个整数;为了节约变量,把它们重新排列后,仍用a,b,c表示,并使a≥b≥c.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3个整数a,b,c.第二步:将a与b比较,并把小者赋给b,大者赋给a.第三步:将a与c比较.并把小者赋给c,大者赋给a,此时a已是三者中最大的。第四步:将b与c比较,并把小者赋给c,大者赋给b,此时a,b,c已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好。第五步:按顺序输出a,b,c.程序框图:(参照课本19P)程序:(如右框图所示)用心爱心专心3INPUT“a,b,c=”;a,b,cd=b*b-4*a*cp=-b/(2*a)q=SQR(ABS(d))/(2*a)IFd>=0THENx1=p+qx2=p-qIFx1=x2THENPRINT“Onerealroot:”;x1ELSEPRINT“Tworealroots:x1”;x1,“andx2”;x2ENDIFELSEPRINT“Norealroot!”ENDIFENDINPUT“a,b,c=”;a,b,cIFb>aTHENt=aa=bb=tENDIFIFc>aTHENt=aa=cc=tENDIFIFc>bTHENt=bb=cc=tENDIFPRINT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