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地貌的观察【课程标准原文】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核心素养定位1.学会利用景观图和示意图来说明不同地貌观察的方法。(区域认知)2.学会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分析地貌高度和坡度特征。(综合思维)3.利用各种图表分析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形成对地表形态的科学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联系性。(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地貌观察的顺序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也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等辅助观察。[知识链接]1.陆地五种主要地形类型地形类型海拔地表起伏特征山地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平原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广阔或略有起伏丘陵较低,500米以下起伏较小,坡度缓高原较高,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陡峻盆地无固定标准周围高、中间低2.海拔和相对高度1(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例如,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2)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例如,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知识点二地貌观察的内容1.高度与地貌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绝对高度可以通过查找地图或借助仪器获得,是划分高原、山地和平原等地貌的主要依据;相对高度能够反映地面的起伏状况。2.坡度与地貌地表的各种形态都是由坡和近似水平的面组成。坡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观察坡度和坡向。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观察坡向时应重点关注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不同的坡向,光照、降水等条件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3.综合观察地貌高度和坡度的组合,能够反映地貌的形态特征。例如,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比较陡峻;高度小、坡度小的地貌,一般比较平缓。除了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还要注意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无论是单一地貌,还是区域地貌,还要观察地面起伏状况和破碎程度。例如,我国西南山区地面起伏较大,地形较为破碎。思考进藏铁路为何选择目前的青藏线而未选择规划中的川藏和滇藏线?提示:川藏线、滇藏线经过横断山区,地势起伏更大。重点一地貌形态特征描述【探究活动】读下图探究下列问题。2(1)图中景观为________地貌,属于______(流水/风成/海岸/山岳)地貌类型。(2)描述该地貌的主要特点。【提示】(1)喀斯特(或岩溶)流水(2)地表高低起伏,崎岖不平,多峰林、孤峰、溶蚀洼地等;地下多溶洞、地下河等。【归纳拓展】地貌形态特征一般从三方面描述(1)地表的基本形态(宏观和微观说明);(2)从地势高低起伏状况;(3)该地貌突出特征(土层厚度、高度、坡度空间分布等)。【学以致用】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黄土高原景观图。(1)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渭河平原形成的主要过程。(2)简述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答案:(1)渭河(泾河)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渭河谷地不断堆积,形成冲积(洪积)平原。(2)黄土高原地表崎岖,沟壑纵横,地势海拔较高,起伏大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区。3重点二山地地貌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探究活动】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下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图中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km/h、40km/h。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提示】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归纳拓展】1.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2.公路选线的方法技巧(1)原理关。明确公路选线的原则:占地要少,自然条件优越,线路短,尽可能联系更多居民点等。(2)图像关。关注图中的地形、河流、沼泽、地质构造等自然条件,还要注意到居民点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