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主讲人张德顺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及其特定含义,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党的非凡智慧,培养爱党的情感。2、熟悉“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掌握其特定含义。3、学会归纳香港、澳门回归的步骤及其意义。教学重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和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过程教学难点:统一台湾存在的阻力;台湾顺利统一的方法教学方式: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教学过程:[课程导入]大家都知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血与泪的历史。从鸦片战争,中国的领土就遭到了列强的破坏,英国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的香港岛;通过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而在1898年英国又强租了新界,至此香港全部被英国占领。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为香港回归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香港回归以及回归后管理等方面,中国共产党显示其非凡的智慧——“一国两制”[教授新课]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理论)1、形成的过程①萌芽——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②雏形——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阐述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后来成为了“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③提出——80年代以后,邓小平具体阐述了“一国两制”的含义④确立——1982年12月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把“一国两制”写入了《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的保证。⑤通过——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性方针。2、“一国两制”的含义(本课重点)———前提;主体————;保持————;————长期共存;————必经之路。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实践)1、回归条件的逐步成熟: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根本条件)②“一国两制”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日益完善,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③1997年的临近,英国不断试探中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到来了。(客观原因)2、香港回归:①1984年12月中英在北京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确认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②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正式生效。③意义:A:洗刷了———B:翻开了———C:迈出了——。3、澳门回归:①1987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签定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4、国际意义;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大陆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上了议事日程。台湾问题的解决,将大大加快中国现代化的进程。2、两岸关系的新发展:①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30年来真正停火。②80年代以后,两岸实现了“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并以民间对话的方式,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接触与会谈。并在1992年两岸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个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③1995年,江泽民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八项主张,指出中国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④2002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呼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两岸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对话。⑤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以绝对多数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将对解决台湾问题起到深远的影响。3、台湾统一存在的阻力:①台湾内部的“台独”势力的阻挠。②以美日为首的国际势力的干涉[巩固练习]。“一国两制”方案中的“一国”指的是——,“两制”指的是——,这个方案首先针对——地区提出,却率先在——问题上成功运用。[小结]本课着重讲述了三个问题;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其中涉及到伟大构想形成的过程,并重点指出了“一国两制”的具体含义;2、港澳的回归,涉及到回归的条件、过程以及回归的国内、国际意义;3、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