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课标解读】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①智者运动的背景、性质、特点与意义;②苏格拉底的主张及评价;③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点。2.文艺复兴:①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概况、代表人物及成就;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3.宗教改革:①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影响;马丁路德的思想;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4.启蒙运动:①启蒙运动的背景;②启蒙运动的过程、思想武器、性质;③人文主义的内涵;④浪漫主义思潮;⑤霍布斯、洛克、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康德等人的思想主张及意义;⑥启蒙运动的意义。【基础知识整合】一、蒙昧中的觉醒(教材专题六第1节)1.智者的启蒙(智者运动)(1)背景(2)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3)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2.苏格拉底的智慧(1)主要思想(2)评价3.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1)产生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2)代表人物:芝诺、西塞罗、塞内卡。(3)主张(4)意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二、神权下的自我(教材专题六第2节)1.文艺复兴背景(1)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在欧洲建立起神权统治,奉行禁欲主义(2)11世纪以后,西欧经济复苏和发展,城市兴起,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3)14世纪意大利最先出现了对基督教文化的反抗,他们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时间14~17世纪地点发源于意大利,后向西欧其他国家扩展斗争矛头基督教神权统治,反对禁欲主义目的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旗帜人文主义实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成就(1)意大利:①但丁的《神曲》,赞颂了人的伟大,率先揭露了教会的贪腐;②彼特拉克在文学作品中谱写人性的欢歌;③薄伽丘的《十日谈》,讽刺教会虚伪腐败,批判贵族的等级观念,提出人类平等,歌颂人性1(2)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歌颂人性的高尚与尊严2.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1)背景: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影响;罗马天主教廷对德国的剥削与压迫;1517年教皇在德国大量出售“赎罪券”。(2)兴起: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3)路德的主要思想:灵魂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得救;人人有权阅读《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话,而《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4)影响①创立了路德教,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认为教会应从属于国家。②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③使西欧人从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做了思想准备。三、启蒙运动(教材专题六第3、4节)1.启蒙运动的背景(1)思想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2)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文化上: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与知识的进步。(4)外交上:新航路开辟。(5)政治上: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2.启蒙运动的概况(1)性质:17、18世纪,欧洲爆发的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2)过程:开始于英法,随后扩展到德国、荷兰等国。(3)思想武器:理性。(4)斗争矛头: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迷信,提倡理性与科学。3.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1)英国启蒙思想家人物主张意义霍布斯①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②按人们共同的意志订立契约,成立国家,保护人民的公共权利对推翻君权神授理论、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产生深远影响洛克①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②人民建立政府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自然权利③国王及其政府应在立法权控制下行使行政权①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②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产生了广泛影响(2)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人物主张意义伏尔泰①提倡自然权利学说;②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③反对君主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