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目标导航]1.了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政治改革的目的、内容。(重点)2.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改革与革命的关系。(难点)3.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重点)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原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表现(1)农业①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更新了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加剧农村社会分化,富农和部分地主开始经营资本主义农业,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2)工业①获得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销售市场。②沙皇政府制定政策,扶植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③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石油、机器制造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3.问题: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仍然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思维点拨1.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加快近代化步伐的重要前提,这一变化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俄国政治的缓慢变革就是这种变化的结果。2.俄国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但是相较于欧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俄国无论发展速度还是发展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二、政治的缓慢变革1.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措施(1)政治体制①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②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中。(2)司法制度:废除原来按照等级审判的制度,并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3)军事方面: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1(4)教育方面: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3.影响(1)局限性:俄国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2)进步性: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思维点拨1.俄国的政治改革使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入俄国,更多的人认识到俄国与西方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2.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从而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1861年农奴制改革保留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直接反对的目标。三、亚历山大二世遇刺1.对改革的评价(1)性质:封建地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根本目的: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3)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阻碍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矛盾不断产生。2.社会矛盾的表现(1)资产阶级:既不满意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于封建地主阶级。(2)农民阶级: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反抗不断。(3)平民知识分子:民粹派号召推翻沙皇专制统治。3.过程: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身亡。4.影响:新沙皇中止了许多改革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专制统治;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并未终止,改革没有成功改造沙皇专制统治,革命在所难免。思维点拨亚历山大二世被刺杀的背景体现在:农奴制改革的残余使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沙皇的专制统治;民粹派的反对等。史论要旨1.1861年农奴制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农业、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近代化、政治民主化和军事、思想、教育、司法等的近代化。2.1861年农奴制改革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实现了社会转型,俄国从封建农奴制社会逐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3.农奴制改革不仅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而且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知识图示2主题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史料一他们(农民)绝没有满足于《解放法令》中的条款,他们觉得这些条款把太大的一部分土地留给了贵族。①……农民不但要……为得到的土地缴纳赎地费,而且还要缴纳各种地方税。此外,他们还要负担俄国工业化的大部分费用。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时间(年)186518901898数量(人)3810001620000300000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史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②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