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1压力和压强(二)授课时间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标要求)知识技能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重点、难点分析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2.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国际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法、学法分析实验探究教学资源选择实物投影仪、橡皮泥、泡沫塑料、压力小桌、200g的钩码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以初步掌握了压力的概念,对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生活中也有认识,对压强的概念比较陌生。教学内容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复习1.什么是压力?2.压力的方向如何?3.压力的大小如何求解?回忆并回答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安排学生分组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用与速度做类比,用比值定义法给出压强的概念,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例1:一块石头重2000N,与地的接触面积是5m2,这台机器重5000N,与地的接触面积是100m2,比较一下石块与机器对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压强计算公式、单位.举出实例,让学生感知压强单位的大小.完成这个简单的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设计实验,理解选用橡皮泥最好,它能够持久的记录深浅的印记.分组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学生动手计算例题1,感悟到压强计算公式、压强单位的推导过程.体会出压强单位的大小.分组讨论,用“分割法”求鞋底面积.领悟到用“分割法”求鞋底面积的方法.在讨论基础上,进行计算.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例题2:人可以安全地通过一个沙滩.现有一辆履带式拖拉机要从这个沙滩上通过.已知这辆拖拉机的质量为5150kg,它的每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75m2,从压强的角度考虑,这辆拖拉机能否安全地通过沙滩?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人对沙滩的压强是多大?指导学生考虑:“人的体重大于多少?”,“怎样估测鞋底的面积?”,启发学生在白纸上引出鞋印,用画小方格的方法,求鞋底面积.提示学生计算人通过沙滩时对沙滩的压强,只是计算单脚的面积,而对于坦克却注意它是两条履带的面积.利用压强公式得出答案.在发言过程中体会怎样将物理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设计四.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五.压强:(p)⒈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例题: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⒊公式:p=⒋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顿”.练习与检测1.压力作用的效果跟有关.2.压强是反映的物理量.物理学在把定义为压强.3.用40N的水平力把重6.0N的物体压在墙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是0.01m2,那么,墙壁受到的压强是4.平放在水平地面的一块砖,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A.密度减小一半B.密度增大一倍C.对地面压强减小D.对地面压强不变5.图钉帽的面积为图钉尖的面积的2000倍,若用力F把图钉压入木块,则钉帽与钉尖的压力与压强的大小关系是:()A.F尖=F帽,p尖=p帽B.F尖>F帽,p尖>p帽C.F尖p帽.作业课后自评压力与压强的知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设计试验、选择仪器、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得出了压力、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进行了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在课上就能掌握相关知识.本节课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思路和设计实验等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