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压强、浮力》【教学设计思路】2012年初中物理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内容结构上作了较大调整,新的人教版教材中,把力学内容放在了八年级,把电学内容放在了九年级。本节课设计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2013年6月人教版)密度、压强、浮力计算专题复习课。密度、压强和浮力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密度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力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而有关密度计算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压强和浮力属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有较紧密的内在联系,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它与生活、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压强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压强计算中包含有压力、受力面积、压强这三个量,对压强计算的基本要求就是希望学生在知道两个量时能够通过概念的理解或公式的变形计算出第三个。浮力知识的内容综合性较高、能力要求也高。在教学中,要注意复习力、二力平衡、密度及液体压强等有关知识;浮力计算中重点是掌握好浮力的三个公式及其相对应的适用条件以及物体的浮沉条件。本节复习课中另一个特别关注的问题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物理量和单位符号,凡是物理量的符号都是斜体的,凡是单位符号都是正体的;同一个字母可以分大小写,可以分正体和斜体大小写不同,正体斜体不同,就表示不同物理量或单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加强学生对不同物理量之间关联的认识与理解,正确把握不同公式之间的转换关系。正确理解密度、压强和浮力的物理意义。2、通过训练更加熟练地掌握密度、压强和浮力相关公式的应用条件及单位的转换。3、熟练地掌握密度、压强和浮力相关计算题的正确解题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能认识与理解各种物理量,包含对物理量符号和单位符号的认识与区分。2、在对基本公式的认识过程中能熟练地转换公式,进行各种公式的变形。3、运用公式进行基本计算。(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相关物理量的计算体验,提高计算能力。2.通过在课堂上的听讲、练习、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3.联系生活实际,以物理的视角审视世界拓展思维,学以致用。【教学重点】正确把握不同公式之间的转换关系。正确理解密度、压强和浮力的物理意义。【教学难点】掌握相关公式的应用条件及单位的转换,运用公式进行基本计算,学以致用。【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教学教学活动设计意图相关的物理量及公式的展示密度计算复习,讲练结合。压强计算复习,讲练结合。浮力计算复习,讲练结合。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回顾密度、压强、浮力相关的公式。强调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密度和体积单位的换算。强调固体和液体的压强公式是不同的。强调三个浮力公式的适用条件。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相关的物理量及公式的展示。【知识回顾】让学生回忆与密度、压强、浮力相关的的物理量及公式,并按下表填写:物理量符号单位/符号公式学生积极思考,抢答并填写。引导学生在填写时要书写规范。1、凡是物理量的符号都是斜体的,凡是单位符号都是正体的。2、同一个字母可以分大小写,可以分正体和斜体。大小写不同,正体斜体不同就表示不同物理量或单位!密度计算复习,讲练结合。【公式强化】让学生回顾压强计算有关公式:ρ=m/Vm=ρVV=m/ρ【运用实例】江西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则:(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g的酱油?(ρ矿泉水=1.0×103kg/m3ρ酱油=1.1×103kg/m3)已知:m水=550gρ矿泉水=1.0×103kg/m3=1g/cm3ρ酱油=1.1×103kg/m3=1.1g/cm3求:V瓶,m油解:(1)V瓶=m水÷ρ矿泉水=550g÷1g/cm3=550cm3=550mL(2)m油=ρ油V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