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2.病因:凡是能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都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3.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是指失水多于失钠,血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4.代谢性碱中毒:是以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升高和PH上升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5.疾病:是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6.缺氧:是指由于向组织和器官运送氧减少或组织利用氧障碍,引起机体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病理过程7.乏氧性缺氧:是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低张性低氧血症。8.内生致热原:是指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一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致热物质。内生致热原作为“信使”携带着发热的信息,经血流将其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9.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称为应激。又称为应激反应。1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继发性的,以广泛微血栓形成并相继出现止凝血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病理过程。11.休克:是机体在各种强烈有害因子作用下所发生的以组织有效血液灌注量急剧减少为特征,继而导致细胞和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结构损害的全身性病理过程。休克是临床各种常见的危重病症和战伤主要的死亡原因。12.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在缺血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较缺血时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13.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14.心功能不全:是指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脏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以至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症。15.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患者仅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消失,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竭的最早表现。16.呼吸功能不全:是指由于外呼吸功能障碍,不能维持正常机体所需要的气体交换以致PaO2低于正常范围,伴有或不伴有PaCO2的升高,并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病理过程17.呼吸衰竭:是指呼吸功能不全的失代偿阶段,当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静息状态吸入空气时PaO2低于60mmHg(8Kpa),伴有或不伴有PaCO2高于50mmHg(6.6Kpa),并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时称呼吸衰竭18.肾功能衰竭:是指某些原因使肾功能严重障碍,体内代谢产物不能充分排出,并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19.肝肾综合症:是指肝硬化失代偿期或者急性重症肝炎时,继发于肝功能衰竭基础上的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故又称肝性功能性肾功能衰竭20.代谢综合症:是以腹型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病理生理基础,多种代谢性疾病合并出现为临床特点的一组临床症候群。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与机制的基础医学学科,它以患病机体为对象,以功能与代谢为重点,探索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疾病过程中机体功能与代谢的动态变化,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与机制,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护理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2.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3.稳态:正常机体在多种调节机之作用下,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各组织细胞及整体的功能与代谢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4.症状:是指疾病所引起的患者主观感觉的异常,这些常常是患者就诊时的主诉。5.体征:是指医生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在患病机体发现的客观存在的异常,例如心脏杂音、肿块、骨折、化验室检查的异常等。6.综合征:是疾病中的一组复合的并有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的统称,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和征。7.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的症状、体征或行为异常消失,但体内遗留有某些基本病理变化,需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8.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9.血浆渗透压:溶液中的溶质所具有的10疾病的诱因:是指通过作用于病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