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VIP免费

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_第1页
1/3
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_第2页
2/3
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_第3页
3/3
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加法交换律。教学难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加法交换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提纲:1.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呢?2.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发现。3.除了教科书上的3种方式,还有其他方式吗?这些方式都有什么特点?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4.尝试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1、出示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出示自学要求(1)自学课本P27~29例1、2(2)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它们分别是什么?(3)你能举例证明加法运算定律的成立吗?(举例)(4)你有什么困惑?二、自学反馈1、检查预习作业2、提出不懂的问题3、交流讨论三、自主探究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教师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40+56=56+40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出示:(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四、随堂练习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25+()=75+()36+()=64+()56+44=()+()A+()=12+()五、达标检测(1)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哪些符合加法结合律?390+280=280+390A+40+60=40+60+A(10+30)+50=10+(30+50)20+50+30=20+50+3030+(A+50)=(30+A)+50B+900=900+B(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25+()=75+()36+()=64+()56+44=()+()A+()=12+()(3)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哪些符合加法结合律?390+280=280+390A+40+60=40+60+A(4)雄城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雄城商场全年共售出冰箱多少台?(5)第三小组六个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28厘米、136厘米、140厘米、132厘米、124厘米、12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10+30)+50=10+(30+50)20+50+30=20+50+3030+(A+50)=(30+A)+50B+900=900+B五、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五、作业:P31/3板书设计:加法的运算定律(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40+56=96(千米)56+40=96(千米)88+104+96104+96+88=192+96=200+88=288(千米)=288(千米)40+56=56+40(88+104)+96=88+(104+96)┆(学生举例)(69+172)+28=69+(172+28)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155+(145+207)=(155+145)+207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a+b=b+a(a+b)+c=a+(b+c)教学反思:我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简单的加法口算,通过计算让学生自然的知道两个加数位置调换计算结果不变这道理来总结出加法交换律。通过学生自己控讨,很自然的就知道了加法交换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定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应很好。再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1课时--加法交换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