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临考阅读手册:散文典型例题回放及答题模式总结一、概括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局部内容,概括主旨)(1)①审准答题方向,②明确概括范围,③充分利用原文关键语句,④根据文章层次分点作答,⑤把握概括角度(句子主语),⑥注意答案的语言形式(2)概括主旨的思路和要点:概括内容+明确态度(情感)+揭示观点典型例题11.从文中看,“我”真正尝到拉纤的“苦味”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简要加以概括。(6分)①雪天纤道十分难寻;②雪地行走,双脚挨冻无比痛楚;③过险滩高度惊险,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每点2分)《过滩谣》13.文章第二至第四段反映了华夏先民哪些初创生活?(6分)①寻觅种子,种植谷物。②拓荒旷野,耕耘土地。③品尝百草,治疗疾病。(6分,每点2分)(每条答对一小句得1分。如某条内容提取正确,但主语为神农氏,则扣1分)《天子坟》二、作用题(句子作用、段落作用、局部内容作用、景物作用、事物作用、人物作用)(1)、建立“瞻前顾后”的思维习惯(2)、首先明确句段相关内容在文章中的地位(3)、相关答题要点:首先概括相应内容,点题、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开门见山、为……作铺垫、承上启下、与……构成对比、衬托、作为线索、总结全文、卒章显志、升化主旨、呼应、丰富文意、增加文化意蕴、表明(体现)文章的某种思路等(4)、答案要落实为相关文章的具体内容,不能搞术语展览。典型例题14、“我渐渐地觉得柳树不仅可爱,而且可敬”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直陈胸臆,既是全文的文眼,又是全文结构思路的总纲(总领全文)。《柳》11、从结构上看,文章第一段有哪些作用?(5分)[来源:Zxxk.Com]点题(1分),由交代行程引出下文对神农氏的追述(2分),与结尾“天子坟是山”形成呼应(2分)。(点题1分;引出下文1分,写出引出的具体内容1分,答铺垫或总领全文不给分;首尾呼应1分,写出呼应的具体内容1分。)《天子坟》1、“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承上启下。承接前文对自然“空旷宁寂、四顾无援”的死寂气氛的渲染,引出对汉家寨的描写和对汉家寨人坚守精神的诠释。《汉家寨》13、文章结尾部分,写老牛拉磨的情景的意图是什么?与上文喧闹的木偶戏演出,形成强烈对比(2)运用象征手法(1),以老牛的形象,暗示古老乡村生活的单一闭塞与村民生存状态的沉重麻木,表现了乡村的沉睡不醒与经年不变(2)。《木偶戏》[来源:学+科+网]13.文章写故乡“温软的稻草”,而从第三段文字却主要写了稻子的丰姿和农人收割稻子的热闹场景,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4分)①内容上,描写故乡的美丽画面,以收割情景表现乡村生活的热闹、丰富和诗意。(2分)②结构上,为后文续写稻草的种种温软作映衬铺垫。(2分)《温软的稻草》三、鉴赏题审题注意点:①首先要分清是局部欣赏还是整体把握;②其次要分清是人物还是景物还是抒发情感答题准备:(1)景物描写欣赏:选取典型对象(有代表性的事物)、具体的描写技巧(同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等)、修辞方法、想象、语言特色(2)人物描写欣赏:侧面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表现手法(对比、衬托等)、修辞方法、想象、语言特色(3)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各种抒情技巧、人称等答题要点:概括相关内容,点明手法,结合文本落实、分析(不要忘了效果词和情感)典型例题船仿佛被冰冻凝住在滩涂上了。所有的纤夫都死死地把铁耙般的脚掌抠进积雪,抠进地面。尽管北风呼呼地嚎叫,他们的躯体却在咝咝地冒着热气;他们那弓成桥拱状的脊背,在嘎吧嘎吧地作响;而那一双双粗手,都颤颤抖抖地向前伸着,企图抓到一点点能够牵引自己的东西——哪怕是一条细藤、一棵小草,那也是救星呀!12.文中画线文字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5分)(1)大量使用叠词,运用比喻、排比和对比,以及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来源:Z*xx*k.Com](2)描写了拉纤过险滩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刻画了纤夫们齐心协力、坚毅顽强的形象。《过滩谣》15.“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