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导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延伸到英语作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其目的是检查、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情况,巩固和深化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构建牢固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因此,英语作业的设计尤为重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由于小学英语教师任教的班级多,同时也存在跨年级教学的现象,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上投入的精力和智慧远远不够,存在作业布置缺乏针对性、作业的量和难易度把握不当、作业内容缺乏趣味性等现象,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评估作业的关键是看作业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分为识别、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以作业设计为例,抄写、背诵、默写只要求学生重复已有的学习材料,属于识别事实的浅层次的思维活动,是基于教学内容的巩固性作业;词汇分类、信息转述需要学生理解、分析学习材料,属于理解层次的思维活动,是基于知识积累的拓展性作业;通过创设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使学生完成学习语言内化的过程属于应用层面,是基于语言实践和能力提升的开放性作业。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它的巩固性、拓展性和开放性,设计出有层次、有梯度的作业。这样既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新语言现象,又能把课堂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本模块从发展学生思维的层面剖析了如何有效设计分层作业这一问题,具体呈现了与本单元课例相配套的分层作业设计及设计初衷、单元测验卷设计案例及组卷说明和后续跟进学生辅导案例,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学员研修活动建议、参考文献,旨在帮助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梯度性作业,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实践机会,综合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