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必修2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3课时细胞的增殖回扣基础构建网络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1.探究实验2.细胞小的原因:(1)细胞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2)受控制能力的制约。表面积与体积细胞核琼脂块物质交换回扣教材1.教材110页问题探讨:大象和老鼠个体大小差异主要是细胞体积还是数量?提示两者的细胞大小无明显差别,主要取决于细胞数目。2.旁栏思考题:既然细胞越小,细胞表面积相对就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那么细胞体积不是越小越好吗?提示不是,酶和各种细胞器需要一个相应的空间。二、细胞增殖的方式——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1)条件:的细胞(2)起点:一次分裂完成时(3)终点:时(4)特点:不同类的细胞,细胞周期不同,与所占的比例也不同(5)影响因素:主要有、、射线、生理和病理状况等酶活性细胞周期连续分裂下一次分裂完成分裂间期分裂期温度pH影响影响填一填读下面与细胞有丝分裂相关柱状图,完成下列空格。B组DNA含量在2C到4C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时期;C组细胞中DNA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在和期。DNA复制分裂期(前、中、后期)G2练一练下列材料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规律是__________的细胞有细胞周期,________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无细胞周期。①根尖分生区细胞②皮肤生发层细胞③神经细胞④精子或卵细胞⑤胚胎干细胞⑥人的成熟红细胞⑦形成层细胞⑧叶肉细胞⑨洋葱表皮细胞⑩根成熟区细胞⑪受精卵⑫癌细胞⑬愈伤组织细胞答案①②⑤⑦⑪⑫⑬连续分裂高度分化2.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时期图像主要特征分裂间期①完成;②合成有关的前期①染色质螺旋形成②解体,消失③细胞两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DNA分子的复制蛋白质染色体核仁核膜中期染色体的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清晰后期染色体的分裂,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①染色体伸展重新变成状态②纺锤丝消失③出现新的着丝点赤道板数目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染色质核膜和核仁判一判(2010·海南生物,3)(1)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2)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3)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提示(1)错;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开这些行为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2)错;植物子细胞的形成是细胞板造成的。(3)错;中心粒复制发生在间期,前期分开移向两极。巧记速记各期特点:间期——复制合成非等闲前期——膜仁消失两体显中期——形定数清赤道板后期——点裂数增两极移末期——三现两消分裂完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前期的形成方式不同;子细胞(即细胞质)的形成方式不同。纺锤体末期三、无丝分裂核延长核缢裂质缢裂两个子细胞特点:不出现和的变化实例:蛙红细胞的分裂无丝分裂纺锤丝染色体想一想无丝分裂有细胞周期吗?有DNA复制吗?提示无;有构建知识网络突破考点提炼方法考点37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结构和数据的规律性变化1.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组数变化(二倍体生物)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数(2C)2C→4C4C4C4C2C染色单体数0→4N4N4N4N→00染色体数(2N)2N2N2N2N→4N2N同源染色体对数NNNN→2NN染色体组数222422.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1)a→b、l→m、p→q的变化原因都是DNA分子复制。(2)g→h、n→o、r→s变化的原因都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3)c→d,r→s的变化很相似但时期不同。(4)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3.细胞周期中几种细胞结构的变化(1)染色体形态变化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染色体(间期、末期)解螺旋成为细丝状(前期、中期、后期)(2)纺锤体的变化:形成(前期)→解体消失(末期)。(3)核仁、核膜的变化:解体消失(前期)→重建(末期)。(4)中心体变化规律(动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复制―→分开移向两极―→平均进入子细胞(间期)(前期)(末期)1~2个2个1个(5)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4.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相应的生理作用细胞器名称细胞类型时期生理作用核糖体动物、植物整个时期,但是主要是间期各种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