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目录构建必修三知识体系一.从中国方面看: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思想)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与文艺)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思想)4.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思想)5.现代中国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科教文艺)二.从世界方面看: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思想)2.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科技)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艺术)线索1:从时间看,分为古代文化史、近代文化史、现代文化史线索2:从范围看,分为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线索3:从内容(领域)看,分为思想史、科技史、文学艺术史、教育史•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温家宝主流思想是什么?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第1课第2课第3、4课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有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们应该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因此,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要有思想、要有信仰、要有精神。中国古代两千年的思想、信仰、精神是来自于先秦时期的传统思想。而我国古代传统思想又是怎样形成的?对今天的中国及全世界又有什么样的影响?一、百花齐放春满园——“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百家争鸣”的含义:【说文解字】何谓“百家争鸣”?•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上形成的一些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所谓“争鸣”:是指当时代表各阶级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做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2.“百家争鸣”的原因:•春秋战国经济、政治?探究一:“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文化:百家争鸣历史规律: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1)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私营工商业勃然兴起(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瓦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剧烈。(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4)思想文化上:“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答案提示:3、主要派别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等。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国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也泛指社会上各种行业、各色人物。“三教”:儒教、道教、佛教(释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三教九流”阴阳家(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齐国的邹衍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纵横家:著名的有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杂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淮南子》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还有兵家、小说家等。补充资料稷下学宫图4.历史影响(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历史图片欣赏孔子讲学图二、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时间代表学派主张春秋时期战国时期孔子老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儒家儒家儒家道家道家法家墨家仁;德政;克己复礼、有教无类“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仁义”,“王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