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实践杂志年第卷第期非外科手术预防用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指南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一一非外科手术预防用抗感染药物是指对内科如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儿科百日咳、麻疹等、外伤和烧伤、休克和昏迷、留置导尿管、应用激素等患者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据估计,我国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约占全部药品消费的一,而预防用抗感染药物又占整个抗感染药物用量的一,显然,预防用抗感染药物已成为临床药物使用的一大重点。本文主要讨论非外科手术预防用抗感染药物使用的主要适应证、使用特点和注意事项。本文所说的预防,是指预防病菌的感染,按其特征可分为初期预防、中期预防抑制细菌和根除〕初期预防指预防感染的发生中期预防指预防感染的复发和潜伏病原微生物的再次激活如潜伏的单纯性疤疹病毒仁〕感染根除指清除寄居的病原微生物,从而阻止其传染例如,清除卫生工作者鼻孔里的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够的药物浓度③该药物的安全性好④给药期尽可能短,但必须有效,以使不良反应、耐药性和费用最小⑤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非外科手术预防感染用药的目标本文所说的预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不包括为预防外科手术感染的用药。非外科手术预防感染用药的目标是防止病原菌侵人血循环而发生感染。〕具体来说是指①防止在非外科手术的治疗过程中发生相关部位或器官的感染,如接受牙科、呼吸道、胃肠道、生殖泌尿系统治疗的患者发生心内膜炎防止使用呼吸机或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医院肺炎防止因颅底骨折或头部损伤的患者并发脑膜炎。②防止因接触病原微生物或暴露于感染者后引起感染性疾病,如防止感染流行性感冒、疟疾、痢疾、旅行者腹泻、肺结核、人免疫缺陷病毒等。③防止围产期感染,如防止、一、组链球菌等感染。④防止免疫缺损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如对无发热粒细胞减少患者,无发热骨髓移植接受者,艾滋病患者的感染预防。实现上述目标应做到①明确适用指征②选用适宜的抗感染药物,给予合适的剂量,确保体内有足非外科手术预防感染用药的基本原则预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基本原则①适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人侵体内引起的感染,但不适用于无目的地预防任何细菌侵人体内,如联合选用多种抗感染药物同时预防革兰阳性、阴性菌,厌氧菌,绿脓杆菌,衣原体等微生物的感染。②适用于预防短期内可能发生的感染,不适用于长期预防用药。③适用于可以治愈或缓解的原发疾病如风湿热的预防感染如引起心内膜炎。不适用于不能治愈或缓解的原发性疾病如免疫缺陷患者的预防感染。对免疫缺陷患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应首先给予经验治疗,同时,送检样本作细菌培养。④原则上不应预防性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场合有病毒性疾病如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已应用皮质激素者等。预防用药的证据强度分类根据预防用药的有效、可靠、临床适用、灵活、清晰和多学科性质,将支持在特定场合使用的抗感染药物的证据强度划分如下类证据来自①规范进行的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分析②规范进行的小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③规范进行的队列研究。类证据来自①规范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②非规范进行的无对照研究③偏向建议方案但存在冲突意见。类证据来自专家意见。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证据强度,仅仅表示支持或反对预防性使用某类抗感染药物,而不表示适用于对抗感染药物品种、剂型、剂量方案等的选择。预防性应用杭感染药物的有关问题儿科患者就预防性用药而言,儿科病人与成人相似。虽然目前专门的儿科预防性用药的数据《很少。然而,绝大多数病例中的儿科推荐用药量都是从成人数据中推算出来的。通过临床研究来确定儿科预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的理想剂量目前暂无可能。另一方面,大多数药物都有足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可以估计出适当的儿科用药量,这与成人疗效试验的结论相仿,具有相似的全身药理表现和大致的疗效。临床上对儿科病人进行抗生素预防性用药很普遍,其用药方式与成人即使不完全相同,也大体相似。除了少数例外情况外如氨基糖昔的用量,儿科用量一般不超过成人推荐用量的最大量。如果用药量是根据儿童体重来计算的岁,那么当儿童体重超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