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雾化吸入并发症VIP免费

雾化吸入并发症_第1页
1/3
雾化吸入并发症_第2页
2/3
雾化吸入并发症_第3页
3/3
第七章雾化吸入法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一节感染1.原因(1)未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雾化装置、管道、口含嘴、面罩等没有及时按要求清洗和消毒,可促发肺部感染。(2)病人自身免疫功能减退,加之较长时间用广谱抗生素雾化吸入,可诱发口腔真菌感染。(3)雾化吸入液中若加入糖皮质激素,在长期吸入过程中由于激素可引起口腔黏膜局部免疫功能下降,可诱发口腔真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造成感染。2.临床表现(1)肺部感染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热,肺部听诊有啰音,X线胸片可显示肺部有炎症的改变,痰细菌培养阳性。(2)口腔真菌感染时舌头和口腔内壁可能会出现乳黄色或白色的斑点,可出现鹅口疮或其他口炎症状。病人自觉口腔疼痛,甚至拒绝进食。3.预防和处理(1)每次雾化治疗结束后,对雾化器主机要擦拭消毒,对雾化罐、螺纹管及口含嘴要浸泡消毒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晾干以备下一位病人使用。(2)应注意雾化面罩或口含嘴专人专用。(3)雾化治疗期间指导病人注意口腔卫生,协助病人漱口,保持口腔清洁。(4)如果吸入液中含有糖皮质激素,则需要用碳酸氢钠漱口水进行嗽口,以抑制真菌生长。同时注意提高病人自身免疫力。(5)肺部感染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6)口腔真菌感染者加强口腔护理和局部治疗,选用抑制真菌生长的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患处涂抗真菌类药物如2%-5%制霉菌素甘油,每日3-4次。第二节气道阻塞1.原因体弱的老年人和婴幼儿往往由于咳痰不利,支气管内常有比较黏稠的痰液滞留,如果再用低渗的雾化液吸入,则有可能引起气道水肿,或者使得痰液稀释膨胀,这样就有可能在原本痰液不全阻塞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气道堵塞。2.临床表现雾化吸入过程中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口唇、颜面发绀、表情痛苦、甚至烦躁、出汗等表现。3.预防和处理(1)认真仔细评估病人,对痰液多且粘稠的病人要尽量先将痰液咳出或吸出后再行吸入治疗。(2)雾化吸入过程中,鼓励痰液黏稠病人有效咳嗽,配合叩击胸背部,及时排出湿化的痰液。必要时吸痰,以免阻塞呼吸道。(3)雾化吸入中有痰液堵塞支气管时应立即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第三节支气管痉挛1.原因(1)一般是由于吸入过快且雾量大所致。过多的气溶颗粒快速进入支气管及肺泡,或者过饱和的雾液吸入都可形成对支气管平滑肌的不良刺激,从而引起支气管痉挛。(2)病人对吸入的药物过敏,或者雾化的药物刺激性大而导致的支气管痉挛(3)哮喘病史病人,吸入低温气体可诱发支气管痉挛。(4)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因雾化气体中氧含量较低,而诱发病情加重。2.临床表现雾化吸入过程中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喘憋、胸闷、不能平卧、皮肤、黏膜发绀等表现。双肺可闻及哮鸣音。3.预防和处理(1)雾化前告知病人雾化时可能有轻微憋闷感,教会病人正确使用雾化器,掌握好吸入方法,均匀而有效地进行吸入治疗。(2)雾化前评估病人有无药物过敏史。(3)老年体弱病人首次雾化时先用较小剂量,待其适应后再逐级增加至所需雾量大小。哮喘的病人,湿化雾量不宜过大,雾化时间不宜过长,以5min为宜。(4)雾化前机器预热3min,避免低温气体刺激气道。(5)在吸入过程中一旦出现胸闷、咳嗽加重、憋喘、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就应暂停吸入,发生哮喘者予以半坐卧位并吸氧。(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缺氧严重不能缓解者可行气管插管等。第四节急性肺水肿1.原因大多是由于吸入雾量过大且时间过长引起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随着雾滴进入肺泡的增加,水的表面张力高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张力,就会引起肺泡萎缩,并导致肺组织间液静水压下降,从而使肺毛细血管中的水分易透入到肺泡中,引起肺水肿,甚至导致畸形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2.临床表现病人出现剧烈咳嗽、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发绀等一系列表现,两肺布满大小水泡音。3预防和处理(1)避免长时间、大流量雾化吸入。(2)一旦发生急性肺水肿,立即停止雾化吸入,给予高流量吸氧,采用50%乙醇为湿化液,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等药物,同时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第五节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1.原因(1)超声雾化吸入气体含氧量低于正常呼吸时吸入气体含氧量,易致缺氧。(2)超声雾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雾化吸入并发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