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铜冶小学马书云作为一名老师就要像马修老师一样,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我们老师都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从客观一面去看待孩子的错误,去批评他们,要从积极一面看待孩子的错误,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的教育性的法国电影,主要讲述一群被认为应该抛弃的孩子,他们在外声名狼藉、在学校调皮捣蛋,他们生活在“池塘之底”。但幸运的是这群可怜的孩子遇到了一位纯真心灵的马修老师,使这群可怜的孩子从新拾起了希望。影片中的马修老师有着令人敬仰的崇高的师德,他从一开始走进校门口就已经感受到了那令人头疼的校风,但他义无返顾地坚定了他的信念,要把这帮可怜的孩子教好,他没有从一般人的眼光看待这群调皮的孩子,而是从积极一面看待这些孩子的问题,来帮助他们,他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想办法从可憎的专制独裁和暴力倾向的校长那里得到孩子们应有的权利(课余活动)。同时面对孩子们一次次的恶作剧,马修老师都用一颗宽容的“爱心”来接纳他们,正是这种“爱”如一缕阳光直射“池塘之底”。终于“功夫不付有心人”使这群喜欢恶作剧讨人厌的孩子在马修老师“爱”的熏陶之下,渐渐产生了悔意。使受惩罚的孩子在母亲面前保留了自尊心。自闭症的孩子在老师的关怀下慢慢打开了心扉,一次又一次马修老师用他的一颗纯真的“爱”感化了这些孩子,正是马修老师这份“伟大的爱”,改写了孩子们原本那充满晦涩的童年记忆,留下了一串歌声与欢笑,盼来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启示我作为一名老师就要像马修老师一样,无论孩子做错了什么,我们老师都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从客观一面去看待孩子的错误,去批评他们,要从积极一面看待孩子的错误,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要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喜爱,也同样希望能受到表扬。我们应帮助孩子找到他们自身上的闪光点,挖掘孩子的潜能,及时进行鼓励。更坚定了我要做一个象马修老师一样受孩子们爱戴的好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加倍的爱给我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