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江畔独步寻花VIP免费

古诗:江畔独步寻花_第1页
1/2
古诗:江畔独步寻花_第2页
2/2
备课方案课题古诗诵读:游子吟课时一课时主备人王熠个体改进学习目标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春色盎然的意境。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这首诗。3、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悦的心情。学习重难点进入诗歌所描绘的蜂飞蝶舞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意境,体会诗歌中蕴涵的诗人之情感。学习资源春天画面的图片课件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芙蓉楼送辛渐》。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位因为也是唐朝诗人写的诗,他可是一位了不得的诗人,人称“诗圣”,写的诗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一首描写美丽的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板书课题)二、初读,指导读正确、有节奏感。1、老师下面要来个四组读诗比赛,要求是:响亮、正确、有节奏。想获得为本组争光的机会吗?那就练习读几遍。2、指名读,随机纠正字音、节奏。3、齐读。三、精读,入诗境,悟诗情。1、诗我们已经读了好几遍了,同学们,诗人来到江边,看到那些景物?板书:花蝶莺2、这些景物中你最喜欢什么?能不能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师这里的句式说一说,结合理解词语“花满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啼”。啊,———(景物)真———啊,你看————————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严严实实的了。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压弯了。啊,花真美啊,你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胜金……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来了呢。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语言真美,花多、花美引得蜂飞蝶舞,说到现在的花,你们猜猜都可能有什么花呢?3、教师放课件,边放《春到江边》的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好一派繁花似锦的美景啊,你们看,杏花开了,远远看去,就象天边粉红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脸粉粉的;梨花挤满枝头,仿佛一夜间枝头坠落了满树的白雪,香气四溢,引来了蝴蝶在花丛翩翩起舞,黄莺飞落枝头,自由自在地唱起动听的歌。美吧,这情景让蝴蝶醉了,黄莺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同学们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表情、动作让老师感受到你们的陶醉吧!4、赛读。四、深化,体会诗情。1、读到这,老师心头不禁有个疑问:你们看,诗中写到花不仅多,而且美,这景色在春天随处可见,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寻”呢?2、是不是该把诗题再读读,读出诗人心情的欢愉。3、让我们用自己的诵读读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吧。五、作业:板书设计:译文: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打○洞○处○飞舞,自在娇媚的黄莺啼鸣恰恰。[注释]1.独步:一个人散步或走路。2.蹊(xī):小路。3.娇:可爱的。4.恰恰:恰巧碰上。一说鸟叫声。5.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简析]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这是其中的第六首。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句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也在鸣叫。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