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道功用、特点、基本参数和基本类型。明管、地下埋管、混凝土坝身管。压力管道的线路选择原则、压力管道的供水方式。应根据电站的不同情况,结合电站的开发方式、水头、流量及管道的长短、地形、地质条件确定压力管道的供水方式和引进方式。压力管道直径的确定是压力管道的主要设计内容之一。大型压力管道的经济直径是动能经济计算确定的,初步设计时可采用经验公式法。第三章小结明钢管的敷设方式和支承方式。为了减小温度应力,明钢管的敷设方式通常采用分段式。镇墩和支墩结构设计。明钢管的设计计算。要求掌握明钢管4个典型断面的轴向力、法向力和径向力和剪切应力的计算和强度校核,在外压作用下管道的稳定分析。明钢管的阀门和附件。蝴蝶阀和球阀,进人孔和通气阀等。1.压力水管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是什么?2.水电站压力水管的供水方式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它们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如何?3.地面明钢管的支墩型式有哪几种类型?4.地面明钢管上镇墩的作用是什么?镇墩的型式有哪几类?5.为什么压力水管上要设伸缩节?设在什么位置?为什么?6.地面明钢管承受的最主要荷载是什么?它主要引起什么应力?7.地面明钢管设计时应选择哪几个控制断面?用图表示各控制断面的位置?受力特点如何?水电站思考题第四章地下埋管4.1特点及构造4.2地下埋管承受内压分析4.3地下埋管的改进途径4.4地下埋管抗外压失稳4.5小结①布置灵活方便,易于做到短而直(管线布置不受地表地形条件控制);②可以利用围岩承担内水压力,特别对高HD值大型电站意义重大;③运行安全可靠:A)不受外界影响;B)超载系数大(钢衬塑性好,围岩极限承载能力大);④构造复杂,工艺要求高,施工条件较差;⑤地下水位高时,抗外压稳定需特别注意(国内外埋管失事多为外压失稳)。2.1地下埋管的特点和构造地下埋管的特点下弯段钢管底部凹陷锚环焊缝开裂响水水电站高压埋管失稳破坏在岩石破裂、地下水位较高地区,水管放空后,钢衬可能承受不住外水压力而失去稳定,国内外地下埋管均有因此而破坏的例子。解决办法有:①离开管道一定距离打排水洞,降低地下水位,效果好;②在回填混凝土中设排水管,易堵塞,可靠性差;③在钢衬外壁加加劲环,或用锚件将钢衬固定在混凝土上。防止外压失稳措施竖井+平洞斜井+平洞2、型式:地下埋管的布置首部式开发的地下电站1、供水方式:宜用单管多机供水方式。多采用分组供水和联合供水(保证各管间有必要的岩壁厚度,减小工程量)中部式开发的地下电站竖井:常用于首部式开发的地下电站,竖井的开挖、钢管的安装、混凝土的回填,一般都自下而上进行,多半用于水头不太高的电站。斜井:钢管轴线与水平面成小于90˚的倾角。在地面和地下厂房中采用得最多。为了施工方便,自上而下倾角不超过35˚(出渣);或自下而上开挖倾角45˚左右适宜(石渣滑落)。平洞:作为过渡段使用。尽量布置在坚固完整的岩体中。3、线路选择:①应尽量选择地形、地质条件优越的地区,与调压室和厂房有良好的总体布置。有利的地形能减少管道长度;坚固、完整和覆盖层厚的岩体可更多的分担内水压力。②使埋管轴线尽量与岩层构造面垂直。③避开地下水压力和涌水量很大又不易采取有效排水措施的地段,避免外压失稳而破坏。④灌浆:回填灌浆(平洞、斜井顶拱)固结灌浆,加固围岩,提高围岩承载力接缝灌浆(考虑钢衬与围岩联合受力,气温最低时进行),减少混凝土干缩缝隙施工步骤:①开挖(清理石渣、支护等):应尽量减少松动区和超挖;②钢衬安装;③回填混凝土:强度要求不高(150-200#),但要求密实,与围岩与钢衬密切贴合(止水、加劲环)施工地下埋管施工中预制管段↓开挖→安装钢管→焊接→回填砼→回填灌浆(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后)→固结灌浆(回填灌浆结束7d后进行)→接触灌浆(衬砌混凝土浇筑结束60d后)构造:相当于一个多层衬砌的隧洞。钢衬+回填混凝土+围岩,组成共同承载的组合体:钢衬:承受部分水压,防渗漏;回填混凝土:传递部分水压至围岩。围岩:联合承载。构造回填混凝土的功用是将部分内水压力传递给围岩,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回填质量,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