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笔试)八年级物理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二0一四年元月使用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0℃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50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D.一同学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5m/s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3.夏天煽扇子时,空气的温度没有降低,人却感到凉爽,这是因为()A.煽来的风是凉的B.煽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水的蒸发C.煽来的风把周围的热空气赶跑了D.煽来的空气温度低,使人的体温降低了4、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只有液化D.只有汽化5.在河面上看到岸边树木的“倒影”()A.这是岸边树木在光线照射下的影子B.这是光线折射所成的像C.这是岸边树木通过平静的水面所成的像D.这是岸边树木通过凸透镜所成的6.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A.减小20°B.减小40°C.增大20°D.增大40°八年级物理第1页共8页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总分人得分7.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1.1×103kg/m3,煤油的密度0.8×103kg/m3)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C.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D.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8.某种晶体被加热时,从固体变成液体,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晶体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二、填空与作图题(12题2分,其余填空题每空1分,作图题每图2分,共25分)9.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63000m=_____km;(2)54km/h=____m/s;(3)7.3×105g=____kg;(4)2.7g/cm3=____kg/m3.10.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它们的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____是界面。____侧是玻璃。____是入射光线____是反射光线____是折射光线。11.农民晒粮食的时候,要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这是为了提高粮食中水分的____;把粮食摊开,这是为了增大粮食中水分的____,这样做都能加快粮食中水分的____。12.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A、B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vA∶vB=2∶3,则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tA∶tB=____.八年级物理第2页共8页ABCD13.音乐厅正确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效应.14.一种微型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它的前端相当于一个____.对光有____作用.15.请按题目的要求完成作图:⑴请在图甲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⑵在图乙中将光路补充完整;⑶如图丙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三、实验探究题(共29分)16.(2分)试按照温度计使用的步骤,把下面的叙述依次排列起来________A.取适当的温度计B.估计物体的温度C.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D.取出温度计E.在温度计数值不再变动时进行读数17.(2分)用一根金属丝在铅笔上,密绕20圈,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出20圈的宽度是____mm,这根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mm。18.(2分)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八年级物理第3页共8页图甲图乙图丙19.(5分)测量岩石的密度根据图所示,将各仪器的测量值写在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内.岩石的质量M(g)量筒内水的体积V1(cm3)放入岩石后量筒内水的体积V2(cm3)岩石的体积V(cm3)岩石的密度ρ(g/cm3)20.(6分)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同学们作出了如下四种猜想:①液体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