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选自自矜自夸。释担:放下担子。释,放。睨: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但微颔之:只是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颔,无他:没有别的(奥妙)。点头沥之向下灌注唯:只,不过。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手熟尔:手熟罢了。尔同“耳”,相当于“罢了”。忿然:气愤的样子。安:怎么。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以,凭、靠。之译: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译: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自己也以这一点自夸。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译: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中穿过去而钱不湿。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译:卖油翁于是说:“我也没有什么,只是手熟罢了。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你从《卖油翁》一文中悟出什么道理?我认识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明白了“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或做人要谦虚)清张潮《虞初新志》作者是:()代人()2奇巧人:奇,技艺奇妙精巧的人。奇特3径寸之木:直径一寸的木头。4为:做,这里指雕刻。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罔不无不,都6贻:赠7苏轼曾游赤壁,写过()等作品《赤壁赋》《后赤壁赋》8又奇:还有零数,余数。9高可二黍许:可,许,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大约。上下、光景1选自代人()编辑的()魏学洢明15中轩敞者为舱:中间高起而开敞的部分石船舱。16雕栏相望: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17如有所语:好像在说什么话似的。19不属:不相类似20卧右膝:卧倒右膝21诎:同“屈”,弯曲22历历数也:清清楚楚地数出来25衡:同“横”26了了:清清楚楚挑选,同“拣”29简:30修狭:长而窄11山高月小,水落石山:()里的句子。《后赤壁赋》1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里的句子。《赤壁赋》徐,缓缓地。兴,起。13峨冠:高高的帽子。嘻,技亦灵怪矣哉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泛舟游赤壁的情景。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那个人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没有的样子。啊,技艺也真奇妙啊!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神情跟苏、黄不相类似。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1节选自作者《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林嗣环。2会:适逢,正赶上5团坐:相聚而坐。团,聚集6施:7少顷:设置,安放一会儿8闻:听见。9满座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座10欠伸:打呵欠,伸懒腰。11呓语:说梦话12既而:不久13抚:拍14乳:动词,喂奶15絮絮:连续不断地讲话。16一时:同一时候17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的极像。18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的入神。毕,全、都1默叹:2末几:6意少舒:少,舒,7俄而:8间:9力拉崩倒:10曳屋许许声:曳,许许,11凡所应有:12虽:13不能指其一端:14名:15奋袖出臂:奋。16股:17战战:18几:默默地赞叹。不多久心清稍微放松了些。稍微。伸展、松驰。一会儿。夹杂。劈里啪啦,房屋倒榻。(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拉。拟声词。凡是(在这种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即使。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作动词用,说出。捋起袖子,露出手臂。张开、展开大腿。哆嗦的样子。几乎,差点儿。同一时候都响了起来,各种声音都模仿的极像。•一时齐发,众妙必备。•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凡是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索索发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全场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入神地听着,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妙极了!文中多次描写宾客的反应,其作用是什么?从侧面烘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和精湛,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