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推断题的复习策略推断题是历年各地中考的一种必考题型,百色市近三年化学中考的推断题分值为5~8分。这类题型知识覆盖面广、条件隐蔽、文图较多、变化较大、关系复杂、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既考查知识又考查能力。但学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解题时没有把握,倍感头痛,所以是学生容易失分的题型。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安排时间对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做相关探究与强化训练,让学生掌握中考化学推断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技巧,能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高效、快速、准确地解答这类题目。我将从考情分析、学情分析、备考策略三个方面发表自己的粗浅看法:一、考情分析1、呈现方式让我们先来回顾百色市近三年化学中考的推断题。(2010.百色)该题的信息有:清洁能源、苛性钠、由反应条件电解可以知道D是H2O,综合其他条件可以推知B是H2,则A是O2,有了这些线索才能顺藤摸瓜。本题中学生易丢分在第(3)、(4)问。(2011.百色)该题的信息有:黑色固体、红色固体单质、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还有反应条件。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悉常见的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常见的化学反应。本题中学生易丢分在第(2)、(3)问。(2012.百色)该题的信息有:中和反应、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能供给呼吸的,常用做食品干燥剂,及框图中给出的反应条件“通电”、浅绿色液体等,就像打哑谜一样,解题时,学生必须一一解开这些谜底,再代入框图中,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2、考点分布主要涉及的物质有:二种酸(HCl、H2SO4),二种碱(NaOH、Ca(OH)2),五种单质(C、O2、H2、Fe、Cu),六种氧化物(CO、CO2、H2O、CuO、Fe2O3、Fe3O4、),四种盐(NaCl、Na2CO3、CaCO3、CuSO4)等。涉及的化学用语有: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涉及的反应类型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特殊反应类型。这些都是中考考查中重点考查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再来看看2012年中考广西其他市的推断题(近年各地所考中考题灵活度越来越大,题目越来越新颖,这就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能力要求《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按由低到高的要求,分为知道、了解、理解、掌握四个层次,推断题对能力要求多属于理解和掌握层次。二、学情分析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畏难、不自信;具备的基础知识较散、不扎实、不能有效整合解题方法,技巧欠缺;氧化物、酸、碱、盐知识不熟悉、常见的化学反应不会书写等。三、备考策略1、让学生熟悉推断题的解题思路教会学生认真审题,从文字型题目→框图→问题迅速浏览一遍审清题意,搜索出有用的信息,寻找突破口,然后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2、让学生掌握解题的关键——寻找突破口(1)以物质特征为突破口(2)以现象特征为突破口(3)以物质用途为突破口(4)以反应特征为突破口(反应特征包括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生成物的状态等……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许多反应有明显特征,且是教材中唯一的,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反复训练,学生就能迅速掌握并能正确的加以运用。)(5)注意几个特殊的转化关系3、教学建议①立足课本,夯实基础。课本是中考的基础,也是试题的本宗。我们教师应在平常的教学或第一轮复习中充分利用课本的每单元知识小结,通过对本单元各知识点的整合提高学生解题思维的整体性。②做好推断专题复习课的设计合理安排好课时,在推断专题复习的学案中设计一些填空式的小练习,使学生熟悉物质的性质、用途及化学反应特征。例题由浅入深,对难度较高题目,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紧跟,一个个台阶往上走的方法,师生共同研究找出解题的突破口,挖掘隐蔽条件,使学生逐步掌握解题技巧,增强自信心。另外,教师注意在课中开拓学生视野,教会学生正逆推断法、中间突破法、逐一排除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