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及复苏后相关并发症的处理彭珺俊一、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国内的发生率占活产数的5—10%,病死率占活产新生儿死亡的30%左右,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二、临床表现1、胎儿宫内窘迫2、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和分度:分别于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5分钟及10分钟分别进行Apgar评分根据评分情况分为:轻度窒息(Apgar评分4—7分)重度窒息(Apgar评分0—3分)1分钟评分:诊断;若生后1分钟评分正常,5分钟复评<7分也应诊断窒息。5分钟评分:评估复苏效果5分钟后评分:判断预后,如生后10分钟Apgar评分仍<7分者,以后则每5分钟进行一次评分,直到评分正常为止。评分中各项指标的意义皮肤颜色反应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心率弹足底或插鼻管反应神经系统功能肌张力呼吸反应呼吸系统功能三、新生儿窒息可出现的并发症:1、中枢神经系统: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和脑水肿2、呼吸系统:羊水或胎粪吸入综合征,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肺出血3、心血管系统: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4、泌尿系统:肾功能不全、衰竭及静脉血栓形成等5、代谢方面:低血糖、高血糖、低钙及低钠血症等6、消化系统:应激性溃疡、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黄疸加重或时间延长,喂养不耐受、肝功能损伤和新生儿胆汁淤滞7、血液系统:血小板减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四、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HIE是引起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瘫、痉挛、共济失调等。2、临床表现:患儿出生时有窒息复苏史,生后12小时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肌张力及新生儿原始反射异常,临床上分轻、中、重三型。3、治疗:加强监护支持治疗吸氧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维持良好的通气功能,严重者可用机械通气维持脑和全身良好的血液灌注是支持治疗的关键,避免脑灌注过高或过低,血压低者,多巴胺,也可同时加用多巴酚丁胺维持血糖正常高值(4.16~5.55mmol/L),以保证神经细胞代谢所需能量。控制首选苯巴比妥,负荷量20mg/kg,15—30分钟滴完;若不能控制,1小时后可加用10mg/kg,12—24小时后给维持量,3—5mg/kg.d;顽固性抽搐者可加用安定,每次0.1—0.3mg静滴,或加用水合氯醛50mg/kg灌肠。治疗脑水肿限制每日总液量不超过60~80ml/kg;颅内压增高时首选速尿,1mg/kg·次,每4~6小时可重复使用;严重者可用20%甘露醇,0.25~0.5g/kg,静滴Q4~6h,连用3~5天;不主张使用糖皮质激素。<二>新生儿颅内出血1、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最严重的脑损伤,早产儿多见,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2、临床表现:主要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轻者可无症状,大量出血者可短期死亡,常见症状与体征有关:神志改变:激惹、嗜睡或昏迷呼吸改变:增快、变慢、暂停或呼吸不规则颅内压增高:前囱隆起、血压增高、脑性尖叫、抽搐、角弓反张眼征: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球震颤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肌张力异常其它:不明原因的苍白、贫血和黄疸。3、治疗:①支持治疗:保持患儿安静,尽可能避免搬动②止血:维生素K1、止血敏、立止血③控制惊厥④降低颅内压:速尿:0.5~1mg/kg,2—3次/日甘露醇:0.25~0.5g/kg,Q4~8h⑤脑积水:乙酰唑胺⑥恢复脑功能药物急性期后可用胞二磷胆碱,脑活素、脑复康等保护脑细胞。胎粪吸入综合征(MAS)1、胎粪吸入综合征——是指胎儿在宫内或产时吸入混有胎粪的羊水,导致呼吸道和肺机械性阻塞和化学性炎症,生后出现以呼吸窘迫为主,同时伴有其他脏器官受损的一组综合征,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其发率为1%—3%。2、临床表现羊水中混有胎粪,诊断MAS的先决条件呼吸系统表现:吸入少量者,可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吸入大量混有沾稠胎粪羊水者,可致死胎或生后不久死亡,一般常于生后数小时出现呼吸急促(>60次/分)发绀、鼻翼扇动和吸气性三凹征等呼吸窘迫表现,严重者伴有呻吟。缺氧严重者可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