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就这样走进学生们的心田——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北关小学蒲丽网络作为一项新技术,新工具进入教学领域,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使课堂教学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在小学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工具,使教学与认识有了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效果。下面就多媒体的教学应用谈几点浅见。一、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成效我在教《回声》一课时,课文第四自然段中“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是一个重点句,是理解回声现象的基础。我制作了一组形象的动画——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只听见“扑通”一声,水面上立刻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回来。这一“投石激波”的动作效果有声有形,生动清晰,文中“捡”、“扔”、“激”、“碰”、“荡”几个动词的意思就被生动地表现出来。不需做过多的解释,学生一目了然,轻松地认识了水的波纹,为突破课文难点部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利用多媒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利用多媒体手段,不仅可以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潜能。在《黄山奇石》一课的课件设计和运用中,我们更多的关注了它的多功能及它与网络世界的联系,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好的发挥。通过课件不仅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猴子观海”的有趣,“仙桃石”和“金鸡叫天都”的神奇,还输入了课文文字,为学生重组并列段式提供方便——学生只要将文字做块移动,然后添加连接句,就实现了人机对话。同时,教学中还设计了引导学生到网上查找黄山其他奇石的图片资料,这为学生给奇石取名字和练写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网上既有静态画面,又有动态图像,静态画面便于停留、凝视,有助于细细观察,结合思考;动态图像可加快学生的思维流程,开阔其想象空间。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愉快教学愉快教学是要创设一种愉悦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只有在愉快的坏境中学生才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运用多媒体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了教师主导下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而形象、直观的多媒体为学生创造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传统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多媒体进入课堂后,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学生面对的是一个个形象生动、妙趣横生、图文并茂的“闪光”世界。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字的能力,有时效果比教师的描绘更佳。声色形俱佳、直观性较强的课件把学生带入美轮美奂的情境中,在联系文字进行朗读,美就这样走进学生们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