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延长至10秒以上可以看到患侧鼻外侧动脉可以看到淡薄的造影剂外溢影,当时栓塞可以避免发生。此后在首次造影时发现3例患侧鼻外侧动脉延长造影时,淡薄的造影剂外溢影,即时栓塞后未发生二次出血。2例患者栓塞术后12h内发生再次大出血,出血量超过500ml,急诊二次造影,患侧栓塞部位未见异常影像,超选对侧颈外动脉造影,发现健侧面动脉远端分支和蝶腭动脉的吻合支开放,向患侧原出血部位的血管供血,立即行健侧面动脉远端分支和蝶腭动脉栓塞,术后观察1周后痊愈出院。预防:在行患侧出血动脉栓塞术后,不要结束手术,在30-45分钟后行健侧颈外动脉造影,观察有无异常吻合支开放,如有发现即行栓塞,可以防止术后再次出血的发生。我们在以后的16例手术中,常规在30-45分钟后行健侧颈外动脉造影,发现5例患者健侧的异常吻合动脉开放,占31.25%,及时栓塞后未在发生再次出血。2.2.3栓塞术后患侧鼻腔过敏性鼻炎5例患者在栓赛术后24小时后,出现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表现,患侧鼻腔瘙痒、流涕、打喷嚏、流眼泪等,考虑是因为栓塞后鼻腔粘膜缺血所致的过敏反应,经临床对症抗炎和抗过敏处理后痊愈出院,在随访中没有患者在发生类似症状。预防:术后及时给予抗过敏药物,患侧鼻腔内使用滴鼻剂可很好的预防。3讨论超选择性颈外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严重鼻出血主要是栓塞蝶腭动脉、颌内动脉和面动脉远端的小分支,使其闭塞,达到即刻止血的目的。如仍发生出血,可再行血管造影,并栓塞咽升动脉和腭升动脉,栓塞材料我们选用明胶海绵颗粒或PVA与造影剂混合成的悬浊液及明胶海绵条直接栓塞,在电视监视下,将混合的栓塞剂缓慢地推注到要栓塞的血管处,栓塞过程中绝对不能使栓塞剂逆流,手术过程难度并不很大,最主要的是对手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的处理,对于栓塞来说,常见或不常见的颅内外动脉吻合支是一些“危险通道”。在行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时,栓子常可迷途误入颅内动脉系流,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使用栓塞剂时应慎重,尽量使分子颗粒要大,使其不能误栓。一旦发生“误栓”,应立即停止操作。对于误栓颅内动脉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周围性面瘫、舌咽神经麻痹、嗜睡、意识丧失等,应及时给于对症处理,严格掌握低压缓慢注射,慎用栓塞剂,术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双侧颈外动脉造影,此时延长造影时间和30分钟后再行健侧颈外动脉造影,提防患侧面动脉远端分支和蝶腭动脉远端分支供血和健侧面动脉远端分支和蝶腭动脉吻合支开放,并及时栓塞,如此严重的并发症可预防。其次选择病人要慎重,术前对病人的病情变化要分析和讨论,各项检查,如:CT、MRI、B超、多普勒、血液系统检查要完善,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再就是要预防术后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只要预防得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介入栓塞是治疗顽固性鼻衄的最有效手段。参考文献[1]王豪,钟燕青,吴熙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对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效果评价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第5卷第05期.[2]宋喜成,牛广宪,张志超,DSA下行超选择性血管栓塞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附18例报告)山东医药2003年第15期.[3]付兴华,张再兴,张萍,邓艳丽,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鼻出血70例疗效观察中华医学会中国综合临床2008年第3期.对医院肠外营养液使用情况的分析王瑞华1房霞21新疆兵团十三师黄田农场医院哈密市8390002新疆兵团十三师红星医院哈密市839000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肠外营养(PN)使用情况,分析营养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患者的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6例患者接受PN治疗共1383次,以消化道疾病患者为主,占27.18%,平均用药天数为5.2d;热氮比值为100-150:1的处方1128张,糖脂比值为1-2:1的处方889张,分别占总处方数的81.56%和64.28%,液体量基本≥1000ml,能量在800~2340kcal之间。结论:住院患者PN处方设计基本合理,但处方存在能量、氮量不足的现象。临床营养支持小组(NST)严格掌握PN的适应证,根据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