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渗透,世界之争不仅是经济、科技、国防实力之争,也是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之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带来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各国间的频繁流动,更带来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的交流比较。西方以经济政治强势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日趋激烈的文化竞争需要加强文化建设和维护文化安全我们要警惕西方的文化渗透•以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及因特网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借助商业机制和高科技手段,大举对世界各国进行渗透,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往往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美国自己的电视节目中,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现已占据世界总放映时间的一半以上,占据世界电影市场总票房的三分之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电影市场几乎被美国电影所垄断。文化产品是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每年的出口额达600多亿美元,甚至超过航天航空和电子产品的出口额。仅《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利润就达18亿美元。美国好莱坞影片的票房收入有一多半是从国外的电影市场上获得的。美国文化通过包括影视、演出、展览和出版发行等在内的文化产业服务贸易这一既公开又合法的渠道来占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市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美国文化的比重大大高于本国文化,主导着他们的文化消费倾向,对其相对薄弱的文化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除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外,美国还借助文化产品的输出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政治理念、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宣扬西方的社会制度并散布“西方文化中心论”。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特别是很多年轻人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不断受到侵蚀,本土文化、民族传统受到极大影响,许多民族语言、艺术品种濒临灭绝,极大地削弱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惜工本地通过各种途径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企图达到对我进行西化、分化及和平演变的目的。其主要方式有:在理论层次上推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各种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宣扬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在大众文化层次上通过各种媒体传播它们的文化,如通过电影、电视、广播、国际互联网、书籍、刊物、广告等,使广大观众和读者耳闻目染。因此,我们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斗争不应该淡化,而应该加强。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和文化主权的高度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抵御西方的文化渗透,我们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两项:一是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对外文化工作,使五千年中华优秀的思想文化资源更快更多地走向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要一如既往地积极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二是迎接挑战,积极进取,努力发展壮大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强身固本才能百病不侵,只有把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建设好,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抵御西方的文化渗透。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话:如果不能迅速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战略利益,就会处于被动守势被动守势”。所谓文化竞争力,概括地说,就是各种文化因素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凝聚力、导向力、鼓舞力和推动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创新能力二是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三是高素质的人才文化竞争力包含哪两层意思?其一是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其二是文化影响力一、聚焦文化竞争力思考:文化竞争主要在什么背景和领域内展开?科技力文教力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教育则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1、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下。2、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二、感受文化竞争力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