⑷肾功能改变怀孕后,母体和胎儿代谢产物增多,肾血流量增加,有效肾血浆流量以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肾功能负担增加,但肾小管的再吸收能力没有相应变化,这样就使氨基酸、葡萄糖和水溶性维生素的排出量增加,吃同样多的食物,身体中留住的养分会同比减少,尤其要注意蛋白质和水溶性维生素的补充,以及妊娠糖尿病增多;⑸孕期体重增加健康的初孕女性,整个孕期体重平均增长为12.5公斤,孕妇体重的增加量要根据孕妇的孕前体重、受孕年龄、是否哺乳或双胎而定。孕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女性,孕期体重增加最好控制在7~8公斤左右;体重正常,计划哺乳的女性,体重增加的适宜值为12.5公斤左右;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0%的女性,体重增加值要在14~15公斤最为适宜;怀上双胎的女性,体重增加的适宜数量是18公斤左右。以体重正常的孕妇为例,早孕期,也就是孕12周内,体重增加1.5公斤左右,从孕中期的13周开始,每周体重增加在0.4公斤左右,这样,在足月分娩时,体重增加总数在12.5公斤左右,胎儿的体重在3.2公斤左右,这是最好的、最适宜的。⑹运动能力减弱怀孕后不管是出于身体不便还是保胎的需要,孕妇普遍受到保护,工作强度降低,运动、活动减少,消耗也减少;如果碳水化合物和脂类进食过多,就会引起孕妇肥胖,进而诱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静脉瘤、静脉炎、贫血和肾炎等妊娠并发症;2.胎儿各阶段的营养需求从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绝对数量上看,胎儿的发育是具有加速度的,孕12周以内,胎儿的重量翻倍虽然非常快,但由于基数小,胎儿总体重量的增加是非常缓慢的,直到12周末,重量才达到20克,15周末达到50克,20周末达到250克,22周末达到350克后,在28周前,每周都能增加100克左右,从28周后,每周增加超过200克,直至38周后,这个增长的势头才降低下来,40周,在宫内能达到3300克左右。大家可以注意到,从28周开始,每周孕妇增加的体重,有50%是胎儿体重的净增加引起的,可见胎儿体重在中晚孕增长是非常快的,这些增长,当然是依赖于营养的。从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成分上看,整个孕早期,由于早孕反应的存在和胎儿个体太小,营养的需求重要的不是量,而是质的要求较高,要求成分全面、比例适当,该有的营养素要有,尤其是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比如碘、锌、钙、铁、叶酸等;不该有的比如铅、汞、镉等不要有,该有的也不要蓄积过多,比如维生素A,蓄积过多,会造成胎儿畸形,要比例适当;孕中期,胎儿的生长发育增速,大脑进入发育高峰,蛋白质、脂类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水溶性维生素、铁、锌等需求增加;孕晚期,在孕中期的基础上,磷脂、钙、磷、铁、锌、镁等需求增多;为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全面需要,在膳食上要注意食物的多样化、营养丰富、不偏食、不挑食,要详细记录孕妇体重、胎儿发育指标,以及孕妇的饮食量、饮食构成、大小便次数、血常规、血压血糖、微量元素含量等,这些指标综合在一起,是说明孕妇饮食是否科学合理的依据。3.孕期的热能需求怀孕后,孕妇体内孕育了新的生命,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母体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母体用于产后哺乳的脂肪储备等,都使孕妇对能量的需要大大增加,孕妇如果摄入热量不足,就会使机体动员体内脂肪大量氧化供能,从而产生过多的酮体,这些酮体,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所以孕妇一定要补充足够的能量。但是,要补充多少能量才是合适的呢?我们来计算一下。在整个孕期,胎儿增长3.2公斤,储备脂肪4公斤,羊水胎盘2公斤,子宫、乳房约增2.8公斤,总和起来,孕妇体重要增加12.5公斤左右。自孕中、后期计算,每天要增长60g,在减肥的章节中,我曾经交代过,每7.7千卡热量可以增加1g脂肪,但是,就体重来说,需要的热能要比脂肪少,综合起来,每增加1g体重需热能6千卡左右,这样算来,每天60g,也就是每天需多增加热能360千卡,这样的热量需求是指怀孕五个月后,怀孕五个月之前,需要的热能越往前越少。由于孕妇对营养素吸收率增高,而且劳动量、活动量减少,但基础代谢率增高,综合起来,根据各地孕妇营养调查结果与国人体质情况,怀孕前12周,每天比非孕妇女增加热量100千卡是合适的,13周到20周,每天增加150千卡比较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