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安全应急与避险单元教学计划湖北省襄阳市第四十中学王书国指导思想依据《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坚持“珍惜生命”及“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对中学生的安全应急与避险的知识传授。让学生知道安全应急与避险,能够掌握合理用药,提防性侵害,小心网络成瘾,学会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同时,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在遵循认知规律,按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方案,通过启发、引导、体验、尝试、交流、合作等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变被动传授向主动探究转变,使学生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基本能够掌握教学内容的要求,并在学习中体验“珍惜生命、健康第一”,并为今后终身安全健康奠定基础。单元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合理用药,知道家庭需要备用哪些常用药。2、通过学习知道性侵害的主要形式,学会预防性侵害的方法,知道遇到性侵犯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3、了解并初步掌握网络成瘾的特证和网络成瘾的预防,能够测试自己有没有网络成瘾症。4、学会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能愉快地自主学习并乐于接受教师指导。养成热情、开朗、进取、合作的学习习惯。七年级学期:第二学期课时:4课时课次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方法与策略学习的重难点1、合理用药1、认识、了解什么叫合理用药。2、知道如何做到合理用药。3、给药途径的选择。4、给药时间的间隔、用药时间及疗程的选择。1、教师讲解,举例说明;2、用多媒体视屏、图片展示给药的途径;3、学生自学,分组讨论;4、朗读记忆分组比赛。重点:给药时间的间隔用药时间及疗程的选择难点:如何做到合理用药2、提防性侵害1、什么是性侵害;2、性侵害的主要形式3、性侵害的易发场所4、预防性侵害的方法1、教师讲解、性侵害的概念和主要形式2、学生讨论性侵害的易发场所;3、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性侵害,比比看看哪一组方法多且可行;重点:掌握预防性侵害的方法难点:掌握预防性侵害的方法3、小心网1、什么是网络成瘾;2、网络成瘾的症状特征;3、网络成瘾的预防;1、教师讲解网络成瘾的危害;2、教师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网络成瘾的症状特征;重点:网络成瘾的预防;1络成瘾4、测试自己有没有网络成瘾3、、学生自学和分组讨论网络成瘾的预防。4、学生自我测试自身有没有网络成瘾。难点:网络成瘾的症状特征4、学会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1、交通事故的救护措施;2、车祸现场急救程序;3、火灾事故自救措施;4、拥挤踩踏事故自救措施;5、野外遇险重要救护措施。1、教师简介交通事故的有关知识,讲解各种自救互救方法;2、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各种事故的救护方法技巧;3、学生针对各种事故模仿自救互就练习。重点:火灾事故和拥挤踩踏事故自救措施;难点:火灾事故和拥挤踩踏事故自救措施。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思考、记忆;启发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室、小抹布、绳子或小布条、小木棍2七年级安全应急与避险第4课时“学会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课运用兴趣教学法,即在课堂每一个程序,每一个环节都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都能保持兴趣,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究,愉快的参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恰当的比喻,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交流,互相探讨,最终达到学习目标。通过“自由实验”激发学生的模仿和创新精神,这样不仅营造出课堂气氛,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民主的气氛下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思维,培养互相协作的精神,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自救互救基本技能,加深学生对自我保护的意识,知道学会自救互救的重要性。2.情感目标:通过互相学习,让学生学会一些最基本的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树立珍爱生命,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意识,培养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3.能力目标:通过交流,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救技巧。教材、学情分析日常生活中,中学生容易受到意外伤害,学会一些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可以降低受伤害的程度,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设计课时,教师要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