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如何引领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VIP免费

如何引领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_第1页
1/3
如何引领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_第2页
2/3
如何引领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_第3页
3/3
如何引领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新入职教师逐渐成为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如果不能有个好的开端,他们就会信心受挫,要么痛苦挣扎勉强为之,要么弃教改行。所以,关注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在其成长中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是关系学校教育质量、涉及每个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情。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胜任新岗位,获得有效的专业提升,是新教师关注的问题,更是教育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新入职教师常见问题。其实,“新教师”不仅仅是迈出校门初登讲台的教师,还有更宽泛的内涵。国情不同,对于“新教师”的界定也不相同。美国通常认为3年以下教龄的教师都是新教师。我国则有一些学者认为,一名教师由新手转为熟手至少要5年,因此,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都算新教师。教师成熟的时间长度与教师所处的教学环境和自身素质密切相关。有的教师3年便能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岗位,有的教师则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新教师专业成长往往存在一些共性的困难和问题。1.角色转换难,易产生职业倦怠。新教师最大的困难,就是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角色转换的本质是权利和义务的变化。新教师完成角色转换意味着要承担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新课程要求教师包括新教师,要实现由传统传授式教师到探究式和研究型教师专业身份的转换。对于新教师,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首先,新教师强烈希望被同行认可、被学生认可、被家长认可、被校方认可、被社会认可,最后实现自我认同。然而,教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由于缺乏经验,新教师处于职业发展最弱势的阶段。从教学效果来看,往往事倍功半,因此多数伴有强烈的挫折感。这对于新教师的成长很不利。其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教师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但收入却不高。在同伴比较中,新教师往往没有心理优势。第三,教师是教育供需矛盾集中的焦点。大班化教学现象在中小学非常普遍,教师难以关照到每个学生。因此,班级内、学科中对于教育机会争夺的矛盾就集中到教师身上,新教师往往疲于应对。种种因素,容易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感。2.业务提升慢,专业发展滞后。新教师业务提升缓慢重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难以驾驭课堂探究教学;二是面对自身专业发展困境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不知道如何获取资源来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由于无法自如驾驭教学过程,许多新教师倾向于选择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减少,甚至避免教学互动,以图“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新教师这种自我保护的应对方法,虽然可以避免被“挂在黑板上”的尴尬,但却与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相背离,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从而在教学初始阶段就养成不良的教学习惯。3.缺乏个人职业规划。我国“教师专业标准”非常重视教师对自身专业和职业发展规划的意识和能力要求。“教师职业规划"是教师对自身的教育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系统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通道设计三部分内容。由于我国教师专业地位确立时间较短,对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少教师缺乏主体意识,专业发展被动,职业发展无科学规划,业务水平提高缓慢。尤其是新教师,常常伴有“挫折感”和“无力感”现象,这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新教师产生“无助感”,即缺乏解决困难的能力,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获得资1源,应对危局。新教师普遍存在对职业困难估计不足的现象。许多人缺乏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不知如何规划自身的职业生涯。由于业务提高缓慢而常伴有严重的职业倦怠,教师队伍中新教师弃教所占比例很高。这无疑是很大的师资浪费。二、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新入职阶段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时期,在从"新手"到"熟手"乃至"专家型"教师的转变过程中,专业发展策略既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自我完善,更有助于其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1.树立职业理想,加强师德建设。新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爱岗敬业的前提。没有理想的教师没有灵魂,不想做优秀教师的新教师不是好教师。有理想的新教师必将关注自身职业道德的建设。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发展,德育为先”。德育工作,师德建设为要。我国新一轮教师绩效评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如何引领新入职教师的专业成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