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艾思奇。1957年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前言和九章。1.哲学是什么?哲学的根本问题?为什么要研究哲学?2.哲学史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萌芽、发生和发展的历史,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军对战的历史3.马克思主义产生是哲学上的变革。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4.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存在形式及其规律性5.物质和意识6.认识过程的辩证规律性7.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科学8.辩证法的普遍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相转化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9.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和自由、因果性和目的性、可能性和现实性)艾思奇的《社会历史首先是生产者的历史》1.劳动创造人类的世界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4.阶级和阶级斗争5.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艾思奇的《人类认识的总规律》艾思奇生于1910年3月2日,逝世于1966年3月22日。他虽然只有56年生命历程,但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是后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