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教师:查武英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都知道对学生的作文批改是令人头痛的,常常拿起又放下,特别纠结。有时批阅完毕发下去,学生看个分数就一扔,根本就没有重视你对他苦心的点评。针对这一现象,近来我在批阅作文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文按照老师的要求,放手让学生交叉批改,并在学生自改作文能力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效果也很不错。叶圣陶说得好:“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作文学生作文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的地位。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叶先生的话,击中传统作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着的问题,阐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培养的方向。我将尝试活动中作如下的总结:一、规范学生批改要求,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教师在让学生相互批阅时,先要学生知道怎么改,从哪些地方去修改。一般设置几个方面,如内容与中心是否一致、结构是否完整、详略是否得当、谴词造句是否出采、标点书写是否正确等等。同时点评的时候要求他们围绕上述的多个方面写出不少于三条评价和建议。通过反馈发现学生都能按要求去做,无形中锻炼了学生阅读鉴赏,分析概括的能力。二、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发挥了主动性,提高了写作的责任感。平时你写我改的陈旧模式,养学生不认真去思考,去写作这种陋习。要求学生互改,学生怯于抄袭,一经发现,就会相互告发。很多学生碍于面子,会潜心用笔,尽量展现自己精彩的一面。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养成作文后跟他人交流,再修改的习惯。有的主动借鉴相关范文的写法,促进学生写作的责任感的提高。三、教师做好学生批改后的小结工作。学生自改作文,虽然把教师从繁重的批改任务中解脱出来,但不是一劳永逸教师要及时地总结反馈,因为每个班上的学生作文能力有高低,有的很难改出他人的优缺点,有的观点模糊或偏激。教师应对改后全班的作文作个归纳小结。找出他们写作中出现的优缺点,共同点评,并范读一些写得好的文章。让学生以此为镜子,对照自己的习作,反思自己习作的长处和短处,再进行修改。这种学生自改作文的批阅方式,不但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且对学生自身语文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更令人欣慰的是,同学们在尝到了自改作文的甜头,慢慢地爱上写作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