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使用纠错本的一些体会经常听一些中高考状元在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时,成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有一条原因是带有普遍性的,那就是成功者一般都很重视利用纠错本帮助学习。而从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看,引导学生平常建立纠错本制度,并使之形成习惯,经常检查指导,对稳定、提高学生的成绩很有帮助。当然,各门学科,特点不同,纠错本也是有讲究的,那么,语文课的纠错本该怎么去做呢?从上个学期开始,我就在班里做了一些尝试。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怎样补?“纠错本”就是知识上的漏洞,一定要格外引起重视,想办法把它们搞懂。在课堂尽管老师一再强调知识的重点、难点,但在自己没有反复琢磨之前,往往印象不深,作业中、考试中出现差错,是难以避免的。善于捉住错误并认真、细致的分析,这样既弥补了知识上的缺陷,又强化了记忆。纠错本是一种工具,是为了让同学们总结规律,积累经验的。“错题本”能改变大家对错误的态度,对待错题的态度是减少错题的关键。错误是宝贝,因为错误才能使你知道自己的不足,而不能因为错题少或错误的原因简单而忽视它。一个错误实际就是一个盲点。如果对待错误的态度不积极,或者缺乏理想的方式解决错误,错误会在任何可能的时候发生,而且会经常重复发生。我在使用纠错本时,主要是从每课的基础知识和语言积累上入手,夯实基础。在网上浏览时也发现一些同行在使用纠错本上做过的一些尝试,其中要求纠错时应该包括:⑴做错的题目;⑵正确答案;⑶解题思路、方法、技巧;⑷出错原因。这些做法对于语文学科我总觉的不太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