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铜陵市委办公室、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强力推进经济加速发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铜陵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8.22•【字号】•【施行日期】2008.08.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铜陵市委办公室、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强力推进经济加速发展的通知各党委(党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并把大讨论与开展“机关作风与效能建设年”、“解决问题月”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基层了解情况,深入一线开展工作,着眼实际解决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党政机关干部中的“老爷病”、“懒散病”还依然存在,少数干部主动服务经济的意识不强,落实工作的力度不大,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工作重心下移不到位等。这些都是影响和制约我市经济跨越发展的“拦路虎”。当前,我市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自身优势日益显现,周边竞争更为激烈,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尤其需要广大干部按照各项工作“提质、提速、提效”的要求,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继续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大力倡导“在一线调查研究,在一线主动服务,在一线转变作风,在一线检验成效”的一线工作法,进一步促进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成果的转化,全力推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遵照市委领导的要求,现就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强力推进经济加速发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在一线调查研究,进一步拓宽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1、继续坚持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制度。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县区负责人每年用不少于1/3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倾听百姓心声,洞悉施政得失,了解社情民意,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并以此作为部署和推进工作的基础环节。2、完善意见建议和调研报告报送制度。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向市委、市政府提供1-2条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每年亲自撰写和提交1--2篇有深度的调研报告。提交的意见、建议和调研报告在《铜陵信息》、《政务信息》、《铜陵督查》和《铜都通讯》、《铜陵工作》上予以刊登。3、建立重要信息及要情专报制度。经济主管部门要围绕经济建设的重点、工作推进的难点和群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时效性较强的经济热点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捕捉第一线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送有观点、有分析、有建议的要情专报。4、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开设“书记信箱”,畅通“市长热线”,办好市民论坛、《铜都论坛》,健全完善市民、网民意见和建议报送与反馈机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群团组织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对社情民意的收集整理,定期报送市几套班子领导阅知。继续办好“行风热线”等栏目,综合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年上线不少于两次,认真听取并答复群众提出的问题。二、在一线主动服务,进一步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5、继续健全和落实领导干部一线指挥协调制度。继续完善落实市级领导和市直部门联系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民营企业、选派村工作制度,市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县区委书记大接访制度。对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重点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到最前沿指挥,到最基层协调,走进农村、走进矿山、走进企业、走进群众,重点协调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复杂问题;涉及全局或带有普遍性、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民生问题;群众反响强烈的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存在信访苗头和不稳定因素的问题;基层干部作风及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很难解决的疑点难点问题。6、加大行政审批项目进中心和办结力度。紧紧抓住机构改革的契机,按照“能下放的立即放,应下放的抓紧放,不能下放的一线办”的要求,继续清理行政审批;按照“横向减少主体,纵向减少环节,收费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实施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力争到明年底除涉及国家安全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