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溪中学2012级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2题48分)1.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这些城邦的基本特征是()A.地域辽阔,农业发达B.商业萧条,等级森严C.小国寡民,独立自主D.中央集权,高度专制2.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3.公元前452——450年,古罗马编订出《十二铜表法》,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A.公元前5世纪初B.公元前5世纪中C.公元前4世纪初D.公元前4世纪中4.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下列最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A.城邦的居民是男人B.城邦的保卫者是男人C.城邦的公民是男人D.城邦的执政者是男人5.“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6.“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A.彼特拉克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D.伏尔泰7.“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以下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A.天主教的传播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C.罗马帝国的扩张D.“日不落帝国”形成18.以下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航海线路图,其中1497年至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进行航海探险的目的地是()A.①B.②C.③D.④9.“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10.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11.1640年英国革命和1789年法国革命发生的背景有所不同,但诱因相似,即()A.征税问题B.宗教问题C.民族问题D.战争问题12.在比较英美两国近代政制中“最高权威机构”的区别时,有人指出:美国的最高权威机构不是单一的,而英国是单一的。对此理解不正确的A.英国最高权威机构的核心领导人为首相B.美国的最高权威机构由三部分组成,相互制衡C.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产生了政制中的最高权威机构D.美国1787年宪法的颁布后,产生了政制中的最高权威机构二、非选择题(本题包含2小题,共52分。)13.(32分)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荀子认为:“天不为人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恶辽远而辍广。……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孔子指出“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依据材料一概括以上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主张。(6分)2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科学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所致。陈独秀尖锐地指出:以孔子学说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