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护理教学查房健康的双脚具备条件:1.良好的血液循环;2.良好的感觉;3.良好的功能和形态。查房目的1.糖尿病足定义2.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及分级3.病例分析4.护理诊断与措施5.健康教育糖尿病足的定义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轻者只有脚部微痛、皮肤表面溃疡;中度者可以出现穿透性溃疡合并软组织炎;严重者在溃疡同时合并软组织脓肿、骨组织病变,脚趾、脚跟或前脚背局限性坏疽,甚者可以出现全脚坏疽。分级表现•1级——足皮肤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突出表现为神经性溃疡。这种溃疡好发生于足突出部位即压力承受点,如足跟部、足或趾底部,溃疡被胼胝包围。•2级——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常合并软组织感染,但无骨髓炎或深部脓肿,溃疡部位可存在一些特殊的细菌,如厌氧菌、产气菌等。分级表现•3级----深部溃疡,常影响到骨组织,并有深部脓肿或骨髓炎。•4级—特征为缺血性溃疡,局部的或足特殊部位的坏疽。通常合并神经病变。没有严重疼痛的坏疽即提示有神经病变。坏死组织的表面可有感染。病例分析章某某,男,50岁,工人,初中文化水平,患者因发现血糖增高14年,左足疼痛三天入院。初步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既往史:糖尿病史14年个人史:一包烟/天,偶有饮酒体格检查:T:36.5℃P:76次/分R:18次/分BP:130/80mmHgBMI:17.5(身高:174cm,体重:53kg)检查专科检查:左足第三趾红、肿、热、痛、破溃约2*3cm,边缘见黄白色渗出物,左足背红肿,皮温高。辅助检查:(1)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228mg/24hr(2)尿微量白蛋白41.5mg/dL(3)随机血糖28.2mmol/L(6-1615:40)(4)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沃氏葡萄球菌(5)上腹部B超示:胆囊息肉样病变(6)尿常规示酮体(+),复查后阴性(7)下肢血管B超示:双下肢深动脉粥样硬化护理评估心理状态:焦虑对疾病认识:缺乏家属态度:关心自理能力评估:无需依赖经济能力:农合大小便正常吸烟饮酒治疗过程6-16:患者左足第三趾红、肿、热、痛、破溃约2*3cm,边缘见黄白色渗出物,左足背红肿,皮温高。医嘱予以清创缝合术+大换药一次;并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及头孢替安抗感染,川穹嗪改善循环,控制血糖对症治疗。6-17:患者上腹部B超示:胆囊息肉样病变。尿常规示酮体(+),嘱患者多饮水,清单饮食,定期复查B超及尿常规。医嘱予以清创缝合术+大换药一次继续予以盐酸左氧氟沙星及头孢替安抗感染,川穹嗪改善循环,控制血糖对症治疗。6-18:患者现左足第三趾敷料包扎中,左足背未见红肿,皮温不高。患者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228mg/24hr;尿微量白蛋白41.5mg/dL,考虑为糖尿病肾病III期,嘱患者优质蛋白饮食,金水宝胶囊护肾对症治疗。一般细菌培养及鉴定:沃氏葡萄治疗过程球菌,改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头孢替安抗感染,川穹嗪改善循环,控制血糖对症治疗。6-20:患者现左足第三趾敷料包扎中,左足背未见红肿,皮温不高。双下肢血管B超示:双下肢深动脉粥样硬化,辛伐他汀滴丸抗动脉硬化对症治疗,复查尿常规酮体阴性。继续予以大换药一次,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头孢替安抗感染,川穹嗪改善循环,控制血糖对症治疗。6-23:医嘱予以行清创缝合术一次,足背未见红肿,左足第三趾未见渗液。继续予以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头孢替安抗感染,川穹嗪改善循环,控制血糖对症治疗。6-24:出院护理诊断有哪些?护理问题感染:与血糖升高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疼痛:与局部皮肤破溃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糖尿病引起的物质代谢紊乱有关;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糖尿病足有关;焦虑:与病情严重担心预后及经济负担加重有关;知识缺乏:缺乏糖尿病足预防及自我护理知识;潜在并发症:低血糖。护理措施P1、感染:与血糖升高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I1、遵医嘱予以用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I2、保持病室环境、床单及患者皮肤清洁,溃疡创面周围皮肤可用温水轻柔的清洗,然后拭干,避免挤压伤口和损伤患肢周围皮肤。O1、患者住院期间左足背未见红肿,未见渗液,皮温不高,恢复良好。(6.24)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