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9·杭州二中质检)图1为某山麓冲积扇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该山体岩石的类型对应图2中的()A.甲B.乙C.丙D.丁2.图2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质作用,其中包含山麓冲积扇形成过程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根据图2中的变质作用可判断,丙为变质岩;丁只能形成乙岩石,则丁为岩浆,乙为岩浆岩,甲为沉积岩。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和图2中箭头的指向,判断①为岩浆活动,②为外力作用,③④为重熔再生作用。冲积扇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流水堆积作用属于外力作用。答案:1.B2.B(2019·合肥质检)南岭是由地质时期燕山运动形成的背斜构造,从整体看,我国的南岭属于呈东西走向的山脉;从局部看,南岭由五条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岭组成。读图回答3~5题。3.南岭形成五条互不相连的山岭,其主要原因是()A.经多次造山运动,地壳隆起成山B.位于板块碰撞边界,形成褶皱山C.地壳断裂,岩块相对上升形成地垒D.地壳断裂,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4.南岭山区多丹霞地貌分布,形成该处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风力的风化侵蚀C.流水侵蚀D.海水的侵蚀搬运5.南岭对其南侧气候产生的影响是()A.阻挡北侧湖泊水汽,气候干旱加剧B.抬升暖湿气流,冬季降雪量大C.阻挡冬季风南下,减少寒潮侵袭D.促进南北两侧气流交换,减小水热差异解析:第3题,南岭为背斜构造,是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形成的五条不相连的山岭。南岭不位于板块碰撞的边界,B错。也不是断块山,C错。也不属于火山,D错。第4题,丹霞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第5题,南岭大致呈东西走向,可阻挡冬季风南下,减少寒潮对南岭以南地区的侵袭。答案:3.A4.C5.C(2019·嘉峪关高一期末)古北岳恒山——神仙山(又称大茂山),雄驻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869.8m。山上遍布长满神眼的奇异巨石,当地人称之为“天眼石”,偶见巨石中镶嵌黑白泥岩和大理岩,当地人称之为“黑白妖石”。下图是某地理课外小组绘制的本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6~7题。6.该区域在沉积岩Ⅱ形成后先后发生了()A.地形褶皱、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火山喷发B.火山喷发、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形褶皱C.沉积作用、地形褶皱、火山喷发、外力侵蚀D.地形褶皱、外力侵蚀、沉积作用、火山喷发7.关于该地区地质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有(双选)()A.“天眼石”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黑白妖石”是火山喷发时携带的原有谷底沉积物C.“天眼石”是侵入岩表面气体挥发形成的D.“黑白妖石”属于沉积岩或变质岩解析:第6题,沉积岩Ⅱ的岩石是弯曲变形的,发生过褶皱运动;在沉积岩Ⅱ表面褶皱变得平坦,发生过外力侵蚀作用;沉积岩Ⅱ之上又有沉积岩Ⅰ覆盖,发生过沉积作用;最后又有火山喷发形成的流纹岩贯穿其中。第7题,“天眼石”指图示中的流纹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是岩浆岩;“黑白妖石”是高温岩浆将原来地表的岩石裹挟其中形成的,即火山喷发时携带的原有谷底沉积物裹挟其中冷却形成的,可能是沉积岩,也可能是变质岩。答案:6.D7.BD(2019·昆明调研)下图示意河北省秦皇岛南部的海岸沙丘地貌分布。据此回答8~10题。8.该地海岸沙丘地貌形成时期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堆积作用B.河流堆积作用C.海水堆积作用D.风化作用9.与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形成无关的因素是()A.大气运动B.海水盐度C.河流径流D.潮汐现象10.古地质时期形成该地区海岸沙丘地貌的主导风向可能是()A.南风—北风B.东风—西风C.西北风—东南风D.东北风—西南风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可知,海岸沙丘中新月型沙丘链最多,且高出海平面很多,因此不可能是河流堆积、海水堆积而成,而风化作用也不可能形成新月型沙丘链,新月型沙丘链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第9题,海岸沙丘的形成与沙源和塑造其的动力有关,海岸沙丘的沙源主要是海岸侵蚀物和海水运动搬运堆积在海岸带附近的泥沙,其次是河流搬运堆积在河口的沙质沉积物。而塑造沙丘地貌的主要动力是风力,与海水含盐量多少无关。第10题,从图中看该地新月型沙丘主要呈西北—东南走向排列,说明古地质时...